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无为子尝奉使登太山绝顶,鸡一鸣,见日出。又尝以事过华山,重九日饮酒莲花峰上。今乃奉诏与高丽僧统游钱塘。皆以王事,而従方外之乐,善哉未曾有也,作是诗以送之。
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二丈圣俞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而犹子千乘又得五峰,益奇,因次圣俞韵,使并刻之其侧。木生不用回万牛,愿终天年仆沙洲。
陵阳游观吾所好,恨不即过众乐亭。尝闻彷佛入梦寐,吟笔自欲图丹青。千峰秀出百里外,忽於其上峥檐楹。朝云嘘岩日暖暖,夜水落涧风泠泠。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我爱铜官好,君实家其间。山水相萦萃,花卉矜春妍。有鸣林间禽,有跃池中鲜。叶山何嗟峨,秀峙东南偏。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夫佛子住,四面凭危空。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贤。兰亭价为羲之重,岘首名因叔子传。紫翠数峰长在眼,琅玕万个欲参天。老夫身堕尘埃底,遥挹清风亦洒然。
双峰直上与天参,僧共白云栖一庵。今古诗人吟不尽,好山无数在江南。
庐山脚下开亭馆,柰此千峰百嶂何。逸少大书池上墨,少陵狂作醉时歌。碧荷秋老香犹在,好月夜深明更多。五老揖君天上笑,把杯相对酌金波。
消遣客怀寻胜事,酒杯诗卷得同携。当年杰阁栖龙子,今日空梁落燕泥。斜照浴红秋水上,好山横碧画栏西。几人登览皆磨灭,唯有前峰压不低。
天星堕地化为石,老佛占作青莲宫。东来海若献秋水,琼以碧波千万重。云根直下数百丈,时吐光焰惊鱼龙。凤凰群飞拥其后,对面庐阜之诸峰。
西风吹起莼鲈兴,八座归来有此山。林麓两峰亭榭外,潇湘一片水云间。天生景物四时好,人满乾坤几个闲。语唤石屏非浪语,常思蜡屐共跻攀。
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我从蛮岭瘴烟来,不怕雨云进岳趾。忆昔南征款庙庭,往来无恙神所祉。当时已有归田愿,帝临此习如白水。
西湖富清丽,城府尘事并。我独数能来,不负双眼明。骚骚残絮罢,颭颭新荷成。岁华日夜好,游子能无情?
忆昔北征秋遇雪,穹庐苦寒不堪说。飞花如席暗燕然,把酒悲歌度佳节。胡儿馆客类西河,鐍户不容浮蚁泄。当时已分餐毡莩,宁复梦游炎岭热。
故乡江吴多好山,笋舆篾舫相穷年。春风吹入江南陌,叠障双峰如旧识。闻道金牛更孱颜,古来铁锁高难攀。自从仙伯弭芝盖,凤舞鸾歌开洞天。新诗剩说山中妙,我不曾游先梦到。从渠弱水隔蓬莱,云山何处无瑶草。
湘中固多山,夹岸万马屯。坡陀无敢高,似逊乔岳尊。晓投望云亭,众丘拱墙藩。浓岚忽飘荡,积翠浮云端。
山南山北江水流,半空金碧随云浮。我来仍值风日好,十月未寒如晚秋。山僧引客寻苍翠,历尽参差到平地。万里风来拂骨清,却忆人间如梦寐。
开岁多休暇,官身亦暂闲。楼台先昼永,花柳向春悭。啼鸟随游辔,和风惬醉颜。更怜归路好,破墨数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