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当年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数。世人惟重十三行,真赝难分争抵捂。赵公书法宗二王,手写全篇复前古。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俱未许。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朔风吹撼处士庐,冻云隔月天模糊。无名草木混色界,广平心事今何如?梅花荒凉似无主,好春不到江南土。罗浮山下蘼芜烟,玛瑙坡前荆棘雨。相逢可惜年少多,竞赏桃李夸豪奢。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疎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溪乡域。旷谷岩前幽涧畔,高*云龛栖迹。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
昔常接羽仪。俱游青云中。敦道训胄子。儒化涣以融。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舡登岸身无虞。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
词章敏妙,临觞得纸,下笔不能自休。去岁收灯后,过扬於郑氏山亭,酣觞赋诗,最为快适。自此仆遂东来,比得其诗,颇道当时风味,戏作越调乱山空翠寻人,短松路转风亭小。论文把酒,灯残月淡,春风最早。
时雨散繁绿,绪风满平原。兴言慕君子,退食在丘园。出应当世务,入咏幽人言。池流淡无声,畦蔬蔚葱芊。
海外无寒花发早。一枝不忍簪风帽。归插净瓶花转好。维摩老。年来却被花枝恼。忽忆故乡花满道。狂歌痛饮俱年少。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花深往往眠芳草。
梯旻一何高,其势如龙蟠。下直湖万顷,襟抱沧洲湾。潭居占其胜,缥缈云涛间。海邦形势地,秀传此为尊。
观物年来等腐余,已甘事与众人俱。园林得地须频赏,冕绂关天莫浪图。好事难陪金谷友,穷居只辨玉川奴。亲逢圣世生非晚,不比当年孺子湖。
衣裳单薄鬓萧骚,独凭危栏首屡搔。出壁乱云分片段,隔江飞雨见丝毫。庭前断续蛩争响,檐外轻便蝶斗高。多少好山俱在眼,愧无短屐共游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