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画角西风轰万鼓。犹忆元戎谈笑处。铁衣露重剑光寒,海波飞立鱼龙舞。匆匆留不住。
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晓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
忆过梁溪宅,于今向廿年。赋诗清珣阁,试茗惠山泉。夜雨牵离梦,春云黯远天。乡情与离思,看画共茫然。
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従双狻。当时修道颇辛苦,柏生两肘乌巢肩。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子美诗云: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
天风摇曳宝花垂,花下仙人住翠微。一夜新枝香焙暖,旋薰金缕绿罗衣。山容花意各翔空,题作凌霄第一峰。门外轮蹄尘扑地,呼来借与一枝筇。
山深岩高石壁青,白日忽变天晦冥。黑风驱云走不停,惊电疾雨来如倾。山前雨点大如手,山下水涌危槎横。崩崖古树老有灵,吼怒直与风云争。
山林与城阙,事物不相对。唯闻秉道义,所处无内外。趋烦而毁静,此理乃俗辈。昔有天下贤,喜得名笔会。
周郎词艺妙天下,似是诗家非画家。宁与嵇公写琴操,不为盛尹作梅花。
大山宫,小山霍,欲识山高观石脚。大波为澜,小波为沦,欲知水深观水津。营丘于此意独亲,杜侯所与复有人。不见李侯今五载,苦向营丘有余态。
西曹满百第相闻,东阁招延气自春。鸡肋天教辞怒臂,牛心公与慰谗唇。酒红欲去风吹颊,山碧来迎月满身。步入柏阴清夜急,敲门惟有鹤应人。
连持梁洋印,久作溪山主。深知为郡乐,但畏买茶苦。来归天禄阁,坐守登闻鼓。九重未明入,百辟盈庭舞。
承平百事足,鸿都无不有。策牍试篆隶,丹青写飞走。纷然四方集,狐兔卒林薮。何人知有益,长啸呼鹰狗。
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平生几两屐,惟乐取意去。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沙平水漫流,云散天全露。
吴兴昔王孙,能画世莫及。观其二松图,矫若龙出蛰。蟠根破坤舆,拔萃滃原隰。胶加各轩翥,崱屴相倚立。
烟水云山天地宽,尽容樵斧与渔竿。麒麟阁上丹青笔,要画须看得见难。
天公知君有此画,要遣题诗与当价。故令欲雪还弄晴,尽日神机不容暇。毫端自出右丞维,孙郎一见欣得之。写真命意两俱盛。
圣学不嗣千余年,并与小学遗其传。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黄衫纱帽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边。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离堆顺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吴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