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江头雪花一尺围,不妨屋角梅垂垂。江头三日浪簸船,不妨老子被底眠。权奇突兀众所嗔,大是个中英特人。何曾论渠破与堕,余生且办担板过。
渔樵送晚景,天地著陈人。涧底离奇干,人间浩荡春。峨冠才识字,何策可资身。不拟千言赋,忉忉慁大钧。
朱郎满腹抱贤业,壮岁弹铗仍哀歌。飞将未侯方朔饿,天无老眼如子何。纷纷过眼日百十,超拔如君信难及。平陵笔阵吾敢支,稳掇世科人所必。
小酢银槽新拨醅,带糟郭索佐樽罍。一时送上天台友,助对梅花人举杯。
录录虽能早致身,中年东海与西秦。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阁上人。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
东莱龙川师道起,一时话言犹在耳。我辈勤苦常刳心,后生懒惰自迷已。闻君相取黄帝乡,石简中间稳上梁。搜翘索楚寻旧学,关雎师挚声洋洋。
冲寒趁补青绫被,奇事妆成白粉闱。老怯凭高银海眩,渴因引满玉池肥。七旬蜀道才通信。两月淮需未解围。澒洞忧端深似海,鬓霜争与六花飞。
乔松天与岁寒节,直从拱把禁霜雪。如君生小乐真筌,众说咻之莫能夺。青春闭合蛾眉怨,永日啖茹庖烟绝。交朋劝止秆尔为,我亦无言可说。
脊梁硬竖支撑佛,心地平铺济渡人。不比天台无用物,只将奇险诳愚民。
家藏五世书,不减王铜川。仕宦虽陆沈,文章则蝉联。女归逢其良,辞来亦粲然。胸次龟负图,笔端骥奔泉。
賸得浮生十日闲,一逢胜处便凭栏。天开池沼供鱼乐,雨洗峰峦与客看。活计只须携蒻笠,谋身空叹负儒冠。试听矶上垂纶叟,不信人间有热官。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似觉晴光稍不同,天成奇句与衰翁。雪滋死草芽先绿,冰浴新鹅掌倍红。荏苒客途惊岁暮,凄凉家事忆江东。小长桥畔谁知许,一棹孤舟万籁风。
庐山瘦入骨,草木无华滋。啼鸟消息真,春风仅如斯。山翁少润色,玉雪空自奇。舌端有小苦,谏味颇似之。
萧萧亦好耐寒枝,天与风流一段奇。刻玉不惟工傲雪,施朱端欲妙凝脂。佳人赪颊今才见,公子酡颜顷未知。便好作轩名顿有,二难连璧赋清诗。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