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城南城北紫游缰,尽日闲行看似忙。刺水离离葛叶短,连村漠漠豆花香。夕阳有信催残角,春草无情上缭墙。我亦人间倦游者,长吟聊复怆兴亡。
兰杜裛衰香,开扉趣自长。寒烟宿墟落,清月上林塘。意想殊为适,形骸固可忘。援琴有余兴,聊复寄吟觞。
晨风吹茂林,夕露下芳畹。秋容变憔悴,复此白日短。萧萧岁华暮,冉冉节物换。浩叹倚前楹,使我心曲乱。
秋气虽可悲,秋色亦可悦。寥寥天宇旷,皎皎县象晰。雁来山叶红,龙卧江潭洁。彼美黄金花,含英耀穷节。佳人不可期,明月圆复缺。空庭夕阴尽,露草白如雪。伫立望四方,弥使忧念结。¤
学仟在空谷,不复顾荣名。肯因入俗语,易此高世情。仟道竟寥邈,癯身学未成。赤松果安在,日夕哀猿声。
二年环堵赖余波,相和儿童襦裤歌。还复攀辕逢此日,敢忘推毂意如何。十行行矣重徵霸,三径归欤暂景坡。旦晚陪公画桥路,共看天远夕阳多。
中秋令节每多阴,况复清居鹤禁深。幸免虾蟆矜毒吻,不妨蟋蟀伴孤吟。连旬病腹难容酒,独夜清眠不愧衾。二八孤光应未阙,小楼犹得共登临。
茅屋相看冷似冰,蒲团孤坐澹於僧。数行老墨閒居赋,一炷寒灯耐久朋。时异不供三太息,吾衰何啻百无能。后山亦有梅花月,不复年时兴可乘。
三秋此夕恰平分,城市人家半闭门。正忆紫云吹玉笛,忽惊皓月照金樽。宦情素薄鸿初到,诗兴方浓雨又昏。不是桂花香自慰,倚栏无语易销魂。
君如历块马,万里当霜蹄。今为绕枝鹊,终夕未安栖。二年三风过,每至醉似泥。我贫觞豆薄,饭豆兼羹藜。
一夕不饮酒,至晓不能眠。无疮体自痒,若有虫啮然。黠鼠肆侮慢,鸣斗窥余饘。书灯稍已暗,一萤窗隙穿。
閒人无所管,扶藜散幽步。古路绝游尘,霜林叶自雨。坐石听流泉,颇得空寂趣。云外巢居子,邂逅两相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总序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逢纷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