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杭州阿速病可伤,况复四体多金创。口粮开除但乞丐,终日哀鸣行路傍。自言家在云中住,兄弟既死惟爹娘。往年江南妖贼反,圣旨差我随平章。
昔闻安期生,飘飖入秦京。上书三月初报罢,拂袖去作蓬莱行。却笑叔孙通,俯仰咸阳城。长生亦何补,身后留空名。
先辈曾将旧曲传,纤纤银甲更堪怜。清和未数湘灵瑟,哀怨浑同蜀国弦。莺弄晚风啼复歇,雁飞秋水断还连。坐中北客听来少,暗想当时一惘然。
奇才复奇才,二圣一语孤臣哀。孤臣哀,泪如雨,众欲杀臣臣有主。不然安得梦中身,天上语?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黄虞去我远,大道邈难追。悠悠观世运,终古叹兴衰。王风哀以思,周室日陵迟。二伯方迭起,七雄更相持。
周王初宴镐,汉武更之回。柳向帷城绕,花随帐殿开。复怜丰邑赐,功悉代时来。尚说恩波在,何曾慰郢哀。
魏博富才薮,储英断幽显。金璞无留精,虎豹澄视眄。文章两汉际,墨迹苍颉篆。多贤信足征,特秀殊异撰。
壮游归来一何晚,雪里黄精不得饭。太行句注俱眼前,只尺青霞梦修阪。潞洲鲜红味辛剧,广野毭太缱绻。沈殿曳裙代殿同,馆中词赋凌锦虹。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