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千古风流阮步兵。平生游宦爱东平。千里远来还不住。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红粉尊前深懊恼。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宿云收尽,纤尘不警,万里银河低挂。清冥风露不胜寒,无计学、双鸾并驾。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瘦郎知有几多愁,怎奈向、月明今夜。
一回别后一回老。别离易得相逢少。莫问故园花。长安君是家。短亭秋日晚。草色随人远。欲醉又还醒。江楼暮角声。
上客休辞酒浅深。素儿歌里细听沈。粉面不须歌扇掩,闲静,一声一字总关心。花外黄鹂能密语。休诉。有花能得几时斟。画作远山临碧水。明媚。梦为胡蝶去登临。
枫叶初丹,苹花渐老,蘅皋谁系扁舟。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一尊潋滟西风里,共醉倒、同销万古愁。况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
燕子来时,清明过了,桃花乱飘红雨。倦客凄凉,千里云山将暮。泪眸回望,人在玉楼深处。向此多应念远,凭栏无语。
晨光射牖,新燕子、一一穿帘飞去。露晞鸳瓦,萧瑟风生琼宇。香篆烟消昼永,锁深院、留花半吐。映绛绡、冰雪肌肤,自是清凉无暑。
上助清欢。女伴相将,调笑入队。春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
琐窗睡起门重闭,无奈杨花轻薄。水沈烟冷,琵琶尘掩,懒亲弦索。檀板歌莺,霓裳舞燕,当年娱乐。望天涯、万叠关山,烟草连天,远凭高阁。
锦里繁华,峨眉佳丽,远客初来。忆那处园林,旧家桃李,知他别后,几度花开。月下金罍,花间玉珮,都化相思一寸灰。愁绝处,又香销宝鸭,灯晕兰煤。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楚天秋色太多情。云卷烟收风定。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玉瓶未耻有新声。一曲请君来听。
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
数四乘间遂道其衷。翌日复至,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族姻,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媒而求娶焉!张曰:予始自孩提时,性不苟合。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
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
一阕离歌,满尊红泪,解携十里长亭。木兰归棹,犹倚采苹汀。鸦噪黄陵庙掩,因想像、鼓瑟湘灵。渔村远,烟昏雨淡,灯火两三星。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夜为谁排。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沈水浓熏,梅粉淡妆,露华鲜映春晓。浅颦轻笑。真物外,一种闲花风调。可待合欢翠被,不见忘忧芳草。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