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
紫薇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仙酒斟云液,仙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每逢春来长如病,玉容瘦、薄妆相称。双欢未经成孤令。奈厚约、全无定。众禽啾唧声愁听。相思事、多少春恨。孤眠帐外银缸耿。透一点、炉烟暝。
又是春暮。落花飞絮。子规啼尽断肠声,秋千庭院,红旗彩索,淡烟疏雨。念念相思苦。黛眉长聚。碧池惊散睡鸳鸯,当初容易分飞去。恨孤儿欢侣。
疏雨才收淡泞天。微云绽处月婵娟。寒雁一声人正远。添幽怨。那堪往事思量遍。谁道绸缪两意坚。水萍风絮不相缘。舞鉴鸾肠虚寸断。芳容变。好将憔悴教伊见。
新月羞光影庭树。窗外芭蕉,数点黄昏雨。何事秋来无意绪。玉容寂寞双眉聚。一点银釭扃绣户。莎砌寒蛩,历历啼声苦。孤枕夜长君信否。披衣颙坐魂飞去。
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传唱入离声,恼乱双蛾翠。游子不堪闻,正是衷肠事。
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天真雅丽。容态温柔心性慧。响亮歌喉。遏住行云翠不收。妙词佳曲。啭出新声能断续。重客多情。满劝金卮玉手擎。
九十日春都过了,寻常偶到江皋。水容山态两相饶。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酒病厌厌何计那,飞红更送无聊。莺声犹似耳边娇。难回巫峡梦,空恨武陵桃。
碧天露洗春容净。淡月晓收残晕。花上密烟飘尽。花底莺声嫩。云归楚峡厌厌困。两点遥山新恨。和泪暗弹红粉。生怕人来问。
流水知音,轻裘共敝,相逢才换星霜。多少风亭棋酒,画阁丝簧。纤指声犹余响,红粉泪已成行。怅绿波浦上,芳草堤边,又整归航。
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
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商调十二首之四
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
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谕之。崔氏宛无难词,然愁怨之容动人矣。
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
张亦有所娶。适经其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以外兄见。夫已诺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