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皓月孤悬处,知师几驻筇。铁鞋虽踏破,只履觅无从。传法灯灯火,闻经处处龙。可怜狂醉客,夜坐谩搥钟。
山谷青石牛,自负万钧重。八风吹得行,处处是日用。又将十六口,去作宜州梦。苦忆新老人,是我法梁栋。
虚廓襟怀作丐游,机缘处处定相投。开田大义聊舒手,得意忘言暗点头。白牯耕回山月晓,金刀煎断野云秋。长连趺坐通身饭,一饱分明百不忧。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袅袅过水桥,微微入林路。幽境深谁知,老身闲独步。行行何所爱,遇物自成趣。平滑青盘石,低密绿阴树。石上一素琴,树下双草屦。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听钟投宿入孤烟,岩下病僧犹坐禅。独夜客心何处是,秋云影里一灯然。
暮暮焚香何处宿,西岩一室映疏藤。光阴难驻迹如客,寒暑不惊心似僧。高树有风闻夜磬,远山无月见秋灯。身闲境静日为乐,若问其馀非我能。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枯貌自同霜里木,馀生唯指佛前灯。少时写得坐禅影,今见问人何处僧。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
本是安期烧药处,今来改作坐禅宫。数僧梵响满楼月,深谷猿声半夜风。金简事移松阁迥,彩云影散阆山空。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
吴门顾子予早闻,风貌真古谁似君。人中黄宪与颜子,物表孤高将片云。性背时人高且逸,平生好古无俦匹。
道力自超然,身亡同坐禅。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溪白葬时雪,风香焚处烟。世人频下泪,不见我师玄。
玄人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余言,怀卫间风气清淑,物产奇丽,相约他年为终焉之计。尔后事与愿违,遑遑未暇。故其晚年诗曰,梦想淇园上,春林布谷声。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园作醉乡,盖志此也。
空山危石平如掌,云岭苔封自昔时。不识山僧曾坐处,几回弹舌雨龙归。
万山深处远轮蹄,古寺雍熙诏赐题。坐望竺乾诸佛近,徙凭菌阁十方低。灵岩频见玄猿度,琪树应招白鹤楼。不觉胜游天已晚,一痕新月印前溪。
万花丛里画楼新,玉女凭栏天上春。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嘉兴楞严寺为长水疏经处,后为吴尚书园亭。师矢心恢复,为诗吊之。后二十余年,寺遂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