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生意原原如襞积,阴阖阳开有绳尺。风霜冰雪岂少思,到此自宜天地塞。凛然帝则亘古今,此外不知还不识。连年冬令太伤迟,君子忧时长皱眉。
斑衣盭绶两光辉,和气融融洽孝慈。千载蟠桃今日熟,喜同王母宴瑶池。
冬令始严肃,涉气回晏温。帘帏映瑞色,见此天上麟。蒙羽有再来,机云定前身。清标入黄绶,胸次不受尘。洗玉酌流霞,眉间喜津津。飞龙御天位,乔木思世臣。功名固自有,难得惟青春。
青鸟西传燕尔期。乘龙喜气见修眉。芳*浓似去年时。禁脔名香天盼重,玉台春暖镜鸾栖。人生乐处是新知。
生耽对簿与闲游,(伯夔为海国人讼湘矿有连时时沪公堂传讯)摇兀车箱驾海舟。排雁峰峦收暝色,楼鸦榆柳带残秋。袖携诗句清而远,坐接谈谐去又留。箕斗插椽浮茗气,还裁寸恨如灯不。
一寸甘腴一寸金,只今谁可旱天霖。赎锾尽免疲民血,重役新宽战士心。蛇制电光开九阖,龙呼云气出重阴。书生不放饥肠歇,才减忧劳便苦吟。
汉殿东头玉琯回,吴城西上锦帆开。一天紫雾风吹散,千丈红光日射来。翼轸衡卢生喜气,江湖淮海绝纎埃。凄凉只有山前客,何日归津理去栀。
暑气今全减,人心始少苏。客愁生海燕,秋意入庭梧。岁月真虚掷,诗书只自娱。荆山谁献玉,齐国正吹竽。
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死者已无知,生者暂为客。三年归故庐,松竹元自碧。屡惊山中人,永卧泉下夕。一二老朋友,何处卜兆宅。
志士居环堵,常怀天下忧。而况立王朝,为国当远谋。中原乱戎马,骚扰十三秋。宫阙翳草莽,井邑成墟丘。
我闻大隋名,梦寐犹记录。得檄天彭道,喜气和可掬。出城六十里,崎岖转江曲。山门忽斗上,危步依筇竹。
名园春信来,冷眼思一窥。吏文巧束缚,颖脱乃不羁。兴发勇欲往,壮士先登埤。但得一樽乐,岂论官职卑。
一朝忽在眼,喜极生悲酸。老泪如撒菽,泪尽气亦阑。
郡下一卷书,云自邮签来。剥啄惊书眠,柴门手自开。上有骊珠光,照耀分尘埃。读之未尽行,喜焰生寒灰。
蜀旱昔流行,皇恩念凋瘵。饥寒乏冬酒,烹剥仰春菜。二麦傥复失,一饱竟安在。当春苦旱干,甘泽未沾沛。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