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
为善无近名,窃名者得声不如心,诚哉是言也。使君圣朝瑞,乾符初刺婺。德变人性灵,笔变人风土。烟霞与虫鸟,和气将美雨。
大鹏刷翮谢溟渤,青云万层高突出。下视秋涛空渺瀰,旧处鱼龙皆细物。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浊心昏信生死。愿除嗜欲待身轻,携手同寻列仙事。
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教何师,生来死止。
我衰太平时,身病戎马后。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驱驰四海内,童稚日糊口。但遇新少年,少逢旧亲友。
风雨竦庭柯,端忧坐空堂。多病时节换,所思道里长。故人朱两轓,出自尚书郎。下车今几时,理行远芬芳。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兴替忽矣新,山川悄然旧。
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五岁禀慈训,愤悱读书志。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九岁执公卷,倜傥干名意。
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唯云吾上祖,见买给孤园。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
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不观松柏茂,空馀荆棘场。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兄弟同出门,同行不同志。凄凄分岐路,各各营所为。兄上荆山巅,翻石辨虹气。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
迢递双崤道,超忽三川湄。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