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至旦再期矣。夹谷按察签事行部,识拔于稠众人中,使下六邑,按问脏状,阅实以闻,自此声誉猎猎如日起。壬午秋,省台檄交至,君奉命以往,阅岁而后归,归则诸公已列剡交荐矣。C42F麾载道,凡六七年间,蒙被休泽,而歌颂勋德于祖帐之下,骈肩累迹,不特如老书生一人而已。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轻阴。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闲吟。秋在西楼西畔,秋较浅、不似情深。夜来月,为谁瘦小,尘镜羞临。
遥空雨初霁,深径蝉未鸣。忽品文王弦,若听宣尼声。月色半峰出,秋光四簷清。韵断意转冥,尘心若为情。
画角听时恨最深,戍楼偏在女墙阴。声寒恐有新霜落,意远未随红日沉。凉月一天孤雁影,秋风万里狂夫心。连宵只解搜诗意,哀怨何曾动羽林。
四檐密密又疏疏,声到蒲团醉梦苏。恰似秋眠天竺寺,东轩窗外听跳珠。
对酒聊同楚人醉,哦诗惟听越吟声。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风听晓莺。
晓烟生绿树,听叶底、数声莺。正节届清明,蓂开七荚,梦叶长庚。桥门旧时冠带,念短檠、读尽夜深灯。文价乾坤推重,世紏父子同登。
虹影侵阶,乍雨歇长空,万里凝碧。孤鹜高飞,落霞相映,远状水乡秋色。黯然望极。动人无限愁如织。
有客夜鼓龙门琴,风露漠漠侵秋庭。妙弹幽响落指外,此意难以两耳听。参横斗转四山寂,但闻别鹤之夜怨,离鸾之晨岑。
秋虫不用喙,动羽哀更清。夜长不肯默,我眠渠自鸣。我则异於是,鼻息为雷声。止作不以力,大音自天成。鼻吼耳不知,此乐尤难名。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金风玉露,绿橘黄橙,商秋爽气飘逸。南斗腾光,应是间生贤出。照人紫芝眉宇,更仙风、谁能俦匹。细屈指,到小春时候,恰则三日。
欹枕听西风。蛩阶月正中。弄秋声、金井孤桐。闲省十年吴下路,船几度、系江枫。辇路又迎逢。秋如归兴浓。叹淹留、还见新冬。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
松风掩昼隐深清。流水自泠泠。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
西风运金气,万籁含商声。寒蛩亦何为,微音最凄清。幽人倦长夜,拊枕难为情。朱门沸歌钟,醉卧鸳鸯屏。晨鸡唤不醒,况乃闻蛩鸣。蛩声自酸栖,赖有幽人听。
谁家夜月响秋砧,一段清愁不自禁。况是客中欹枕听,声声捣碎故乡心。
昼落无声夜有声,只堪醉听不堪醒。檐牙半点能多少?滴入苔阶一寸青。
云气初看龙起湫,雨声旋听树惊秋。已教农父歌田守,更遣虞人信魏侯。纪德刊碑不厌丰,龙眠深洞一言通。坐看绿浪摇千里,拔薤栽榆未当功。
洪府多佳致,师今欲此行。寒山连楚远,白浪浸吴平。烟雨经秋迥,霜鸿入夜鸣。到时春未暮,闲听鹧鸪声。
山斋道人梦魂清,梦中细响忽可听。三峡流泉出幽隐,万蚕食此春叶声。又疑相如夜病渴,蟹眼乱沸石鼎鸣。呼童起视果安在,云是四檐甘雨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