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七闽形胜。镇南纪会府,山川交映。箫鼓喧天,绮罗盈市,不负四时风景。共喜太平无事,岂料潢池不逞。
贺监湖边,初系放翁归棹。小园林、时时醉倒。春眠惊起,听啼莺催晓。叹功名、误人堪笑。朱桥翠径,不许京尘飞到。挂朝衣、东归欠早。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恨樽前、送春人老。
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者也。两辞极道湖山云月之趣因以记相与之意云水风轻,吹不皱。上下浮光,两镜光相就。
帘不卷。人难见。缥缈歌声,暗随香转。记与三五少年,在杭州、曾听得几遍。唱到生绡白团扇。晚凉初、桐阴满院。待要图入丹青,奈无缘识如花面。
酒巡未止。且听七言余韵喜。弹到《悲风》。醒酒风吹路必通。休休避酒。末后茶仙来献寿。七碗休何。不独茶多酒亦多。
鸡鸣弗止。弗到天明心弗喜。投辖成风。壑谷吾公宜弗通。
西风转_蒹葭浦。客愁生怕秋阑雨。衾冷梦魂惊。声声滴到明。不眠_枕听。故故添新恨。新恨有谁知。天寒雁正稀。
梅子熟时到几回。桃花开后不须猜。重来松竹意徘徊。惯听禽声浑可谱,饱观鱼阵已能排。晚云挟雨唤归来。
天有月来几时。”太白去“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於《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郎。抱朴子所言,非绮语也。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
阔甚吴天,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
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
细听楼头漏箭移。客床寒枕不胜_。凄凉夜角偏多恨,吹到梅花第几枝。人间阔,雁参差。相思惟有梦相知。谢他窗外芭蕉雨,叶叶声声伴别离。
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予居鄱,不应舍近取远,为更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予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
当初误触,紫微君、谪下神霄玉府。醉后骑龙吹铁笛,酒醒不知何处。绛阙寥寥,红尘扰扰,老泪滂如雨。人间天上,桑田沧海如许。
葵扇秋来贱。阿谁知、初回轻暑,又教题遍。不是琵琶知音少,无限如簧巧啭。倩说似、长门休怨。
人物风流远。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妙制拥、银蟾光满。
湖上芙蓉早。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笑萝障、云屏亲到。
探春到。见彩花钗头,玉燕来早。正紫龙眠重,明月弄清晓。夜尘不浸银河水,金盎供新澡。
洛阳地脉,是谁人、缩到海涯天角。绿树成阴芳雾底,得见当年台阁。园杏贵客,海棠姬侍,拥入青油幕。人间那有,风流天上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