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混纯初分后,阴阳辨浊清。三才皆备位,万物有长生。罔象精通感,淳和道可明。但求方寸是,剖判应非轻。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
太初冥冥,孰究孰营。羲仪图之,靡丽於成。有圣惟勋,疏之瀹之。斧其不条,而荒度之。
吴兴祠堂祀百世,凛凛英姿有生意。坐令异代乾没儿,莫敢徜徉来仰视。唐家纲纪日陵迟,僭窃相连益昌炽。我公人物第一流,皇天后土明忠义。
净因曾识楷山东,担板因缘古佛风。后代儿孙仰孤硬,能超五位见芙蓉。
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僭圣几残余赘肬。
吾家令兄弟,异氏而同气。雅知义利分,不作温饱计。天子龙飞春,了翁对轩陛。柄臣方擅朝,党论如鼎沸。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
才高淹下位,圣代尚遗贤。贾谊方流涕,杨雄正草玄。开琴逢皓月,试茗选清泉。箧有文编在,时容后学传。
得时则为人,此固丈夫志。生前必功名,说实起后世。君看禹稷徒,乌有觊望意。偶然事逢手,势若破竹易。
全人未可一偏论,盛德真堪百代尊。房魏其逢犹愧礼,荀陈之道不知文。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近日后生谈理学,直将闻百掩前闻。
太极剖元气,五行均四时。代谢密循环,母子相挈维。土散无定位,金德乘火驰。天刑发杀机,闭藏不敢施。
孰顺其祀,明明天子。天子谦让,诏群臣其议。惟章献、章懿,遂祔先帝。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五代乏真主,奸雄纷僭伪。横磨阔刀剑,白弱相篡弑。我宋有神宜,潜德动天意。故天意若曰,往为我之嗣。
天监我宋,受命以人。咋为乱阶,以启圣人。皇帝嗣位,其仁如春。万邦欣载,共惟帝臣。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