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学诗学礼孱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鹍鹏羽翼自垂天,蜩与飞鸣有馀地。
学有千箱富,言无一字欺。脊令慈孝地,兄弟急难诗。颂美观名士,传家付令儿。平日磨玷缺,此理上天知。
东村丛祠闻伐鼓,西村巫家女儿舞。满城增笑半悲啼,唯有使君心独苦。使君日日拜土龙,尊彝净洁笾豆丰。公厨弥月不御肉,七十行老筋力弃。
天理何曾一日亡,始终感悟为存唐。平生独有知人鉴,身后功名付老张。
秋高秣马理征鞍,琴鹤相随上帝关。已有声名闻草木,又将诗句动夷蛮。金銮未赐金莲炬,玉陛将催玉笋班。管取来年三二月,定年昼著锦衣还。
文献中州仰大邦,姓名由此带天香。襟怀月照江湖水,谈笑风生齿颊霜。天理每从閒处见,诗篇常向静中忙。明朝小队郊坰去,傥有新吟寄一章。
迢遥武夷翁,霞衣烂朝日。作亭依云根,旷望兹焉息。仙游去不返,孤丘已陈迹。身虽隶编齐,贻谋有遗则。
古绸於今婺,盖亦一壮县。剧繁号难理,百令无一健。英英晏伯安,年壮政则练。咄嗟扫宿弊,谈笑了宿案。
富沙耆旧江先生,方册之中久闻名。今识其子长安城,中年状貌老典刑。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尝一出清之声。临事不翅水鉴明,未尝一示明之形。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余百篇。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湘水前萦带,蒸江后引裾。中容齐塔阜,上建读书庐。气象河汾上,规模景佑余。帝王无异学,孔孟有遗书。
解官赴调出临川,倒指侵寻十二年。文学背时招白眼,功名迂路得华颠。胸中要与天相似,分内姑安理自然。素业更须频点检,有无可以上青编。
海上有三山,岭南有一洞。洞中天下奇,少有相伯仲。探原冥莫涯,窥底窈无缝。流泉沆瀣融,滴乳氤氲冻。
物理情不齐,人生各有好。所好傥不获,亦各骋奇巧。浅者不及门,深者入堂奥。名利工欺人,市朝徒胶胶。
美玉藏精璞,明珠媚深渊。天清气或朗,光景露涓涓。或者辄按剑,奇才叹难全。之子英杰人,声名何轩轩。
清姿水石间,相得不可无。如人饱道义,其色长敷腴。不受尘土覆,自与人世殊。我何爱轩冕,冒昧名利涂。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
道久於心化未成,乐闻尔士对延英。诚惟不息斯文著,治岂多端在力行。华国以文由造理,事君务实勿沽名。得贤功用真无敌,能为皇家立太平。
天之有常度,躔次绝乖离。地之有常理,沈潜无变亏。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轨仪。三才各定位,万古永不移。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