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嗔无。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渐老惜时节,斯游那可忘。雪晴天浅碧,春动柳轻黄。笑语宽衰疾,登临到夕阳。未须催野渡,聊欲据胡床。
开岁多休暇,官身亦暂闲。楼台先昼永,花柳向春悭。啼鸟随游辔,和风惬醉颜。更怜归路好,破墨数峰山。
梅边楼阁海边山,银竹初收霁日寒。看著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
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奇观揭名浑未在,只消题作小垂虹。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清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斵石自何许,枕之怀赤城。空庐复蕙帐,旦暮白云生。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长伴空中月天子,东方行道到西方。
窜逐深山无友朋,往还但有两三僧。共游渤澥无边处,扶出须弥最上层。未尽俗缘终引去,稍谙真际自虚澄。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老而精进不倦,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余来高安,以乡人相好,盖余懒而好睡,见之惕然自警,因赠之二小诗云。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知自何山得,磨砻作酒杯。斟疑五色动,醉认一拳开。窪似泉舂出,痕如藓渍来。主人心朴素,爱惜过琼瑰。
平居已无奈,仓卒故难任。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不及马嵬襪,犹能致万金。
清湖嵇玉山,缥缈飞双屐。泠风随处流,三伏无赫赫。未成玄圃游,聊醉端州宅。忆昨陪初筵,杯摇剑峰脊。
铜台遗荒基,寂寞千载下。黄埃朽壤间,所得或片瓦。砚材世共珍,购金不论把。浪好昧所别,往往乱真假。
南圃缭粉墙,幽径便蜡屐。蒙然遇高荫,炎景不予赫。天成一高坫,为印子云宅。大藤如虬龙,陟降蜿尾脊。
台高十丈独株松,下有仙人旧履踪。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数目应龟峰。
壁间石色隐青红,指似夭夭即此中。金石著文犹叵信,况堪传者自渔翁。
水骨苔痕洞穴开,龙腾波涌碧崔嵬。烟云静向林中起,风雨飞从海上来。江外庐峰倾瀑布,日边鳌顶对蓬莱。几经后火今犹在,拂拭还看贮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