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
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而今岁最盛,凡七千余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余叶稍大,承之如盘,姿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苏氏园中,周宰相莒公之别业也,而其名俚甚,乃为易之。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
世传王迥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极其情而归之正,亦变风止乎礼义之意也。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伯姬不见我,乃今始七龄。家书无虚月,岂异常归宁。汝夫缀卿官,汝儿亦搢綎。儿已受师学,出蓝而更青。
鱼跳桑柳阴,鸟落蒲苇侧。已无溪姑祠,何有江令宅。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开亭捐百金,於此扫尘迹。
青青石上蘖,霜至亦已凋。冉冉水中蒲,尔生信无聊。感此岁云晚,欲欢念谁邀。嘉我二三子,为回东城镳。幽菊尚可泛,取鱼系榆条。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秦惜逝者耋,晋嘉良士休。古人皆好乐,哀此岁月遒。嗟我抱愁毒,残年自羁囚。但为兔得蹄,非复天上鸥。
还装欲尽喜舟轻,更喜嘉宾伴此行。野饮不忘鱼可钓,旅羹何惜雁能鸣。西山壮马先归牧,南穴残枭欲就烹。忧国自多廊庙宰,与君诗酒尽交情。
此泉地何偏,陆羽曾未阅。坻沙光散射,窦乳甘潜泄。灵山不可见,嘉草何由啜。但有梦中人,相随掬明月。
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锺山石城已寂寞,只见江水云端来。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有嘉新学,潭守所作。守者谁欤,仲庶氏吴。振养矜寡,衣之褰襦。黔首鼓歌,吏静不求。
闽山到漳穷,地与南越错。山川郁雾毒,瘴疠春冬作。荒茅篁竹闲,蔽亏有城郭。居人特鲜少,市井宜萧索。
上帝图书府,传观诏特容。嘉宾苍佩玉,盛馔紫驼峰。散帙牙签乱,开函锦袭重。君羹如可请,愿备北堂供。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
癸亥辞修门,拜赐散人号。一出非本心,欢喜归祭灶。故乡多名山,幸得遂所好。舟舆虽难具,信步亦可到。
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嘉禾终銍艾,岂独草见耘。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
丛祠千岁临江渚,拜贶今年那可数,须晴得晴雨得雨,人意所向神辄许。嘉禾九穗持上府,庙前女巫递歌舞,呜呜歌讴坎坎鼓,香烟成云神降语。大饼如盘牲腯肥,再拜献神神不违。晚来人醉相扶归,蝉声满庙锁斜晖。
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羌胡可灭心自知,富贵有命才可与。夺官置之三硖中,空山猿鸟同朝暮。道逢奇士握手谈,明日家人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