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漫游踪迹成浮家,一身四海惊年华。不禁草木竞时节,忽见霜干排新花。晓云生寒日未透,南枝半肥北枝瘦。就中一枝最先发,浪蕊浮花敢居右。
经旬长雨暗春山,小白枝头正可攀。賸却叩舷浮绿净,未容着屐上苍顽。题诗过我工排闷,载酒留人肯破悭,要及花时酬老大,笋舆从引不须闲。
晴妍入遐瞻,佳处要林樾。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舆肩俯清阴,屐齿破苔滑。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乃翁儒学似文翁,韵句天然无异同。社稷堂堂推故相,家庭挺挺见遗风。词场已擅千军敌,诗律仍惊万马空。愿报琼瑶无好语,朝来浑欲达空筒。
已向幽居赋晚清,欲经绝壁访神清。不忧五柳荒松菊,敢叹三闾带杜蘅。愧无风月三千首,赖有丝桐一再行。谁似孔庭能父子,继挥高韵思如倾。
十年中秋不见月,譬之去国唯喜似。朝来氛翳崩厥角,天公粲然一启齿。夕月可占此其祥,枯龟未必知许事。黄昏天宇开琉璃,出云微觇抟空势。
一灯何似千灯,千灯争如一月。虽云屋下荧煌,不若空中皎洁。笙歌万井喧哗,车马九衢填咽。老子静对婵娟,自是一般奇绝。混沌灯意略同,矫俗救奢良诀。
作邑诚匪易,况子之稽山。银茜视两赤,朝家知其难。鼎鼎数万户,赋重民生囏。山陵五云飞,办护力更殚。
翠云深处曳枯筇,插碧堂堂十八公。全似华阳隐君子,挂冠归去听松风。
寂寂园林秋暮时,可人卢橘玉英胎。祗应篱菊返魂在,满慰金行得意归。僵立冻峰攒翅白,霏微繁李缀枝稀。天公似恐缁尘汙,乞与毡裘护雪衣。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秋月秋花自一回,锦囊收拾靡遗才。吟馀顾兔毫端满,赋罢文犀纸面开。十里清香供隐几,三人对影称挥杯。笑渠冷淡为生活,何似笙歌鼎沸催。
访子林间宅,系余溪上船。还成一夕语,宛似五年前。白发惊新梦,青灯读近编。黎明又当别,相对欲忘眠。
闻道少随老,遂为安国居。逢人难问似,近况复何如。此士犹松径,何人在石渠。儒林有韩孟,待诏自严徐。
微风送落日,余霞杂停云。陟彼山之巅,谁识我与君。彭蠡咫尺见,匡庐毫发分。波澜似吴淞,冈巘殊胜云。
已悲傲吏失南山,尚喜王儦峙旧坛。感怆自应新发白,乖离可使旧盟寒。篙师径欲通宵发,我辈深嗟会面难。月底婆娑灯下语,恍然还是昔年看。
云卷云舒好列观,谓宜隐者似无端。谁知天上为霖用,竟作人间出岫看。万里功名当进步,诸昆时节合弹冠。只因自得无心趣,三度归来现宰官。
半日冬冬离岸鼓,万斛龙骧发南浦。戈鋋照日牙纛明,百丈咿哑更双橹。眼前突兀胜华屋,前厅中堂后圊浴。主人燕坐拥歌舞,昼捧金樽夜银烛。
枯株围古寺,长觉莫寒增。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