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伯时作《龙眠山庄图》,由建德馆至垂云沜,著录者十六处,自西而东凡数里,岩崿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胜金岩、宝华岩、陈彭漈、鹊源。以其不可绪见也,故特著于后。子瞻既为之记,又属辙赋小诗,凡二十章,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
行役道荒戍,马行何徐徐。市人捉筠篮,偃然数尾鱼。始疑失清波,残息惫不苏。俄掉尾与鬐,示之尚可图。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
悠悠古先酒,麴蘖化为醴。适口固匪他,诗人咏其旨。岐黄作本草,甘辛味所纪。惟清香滑辣,四事世云尔。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众宾皆退,独留少款。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
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甚急。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
《凤翔八观》诗,记可观者八也。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二子盖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春秋去来传鸿燕,朝暮出没奔羲娥。青丝冉冉上霜雪,百年欻若弹指过。封侯未必胜瓜圃,青门老子聊婆娑。
小径通车辙,全家隐薜萝。俗人望崖返,长者及门多。往往知蜗舍,时时叩雀罗。鸡栖柏厚去,犊驾太丘过。骥尾聊同托,骊驹且莫歌。平生疑泄柳,不纳意如何。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果且无彼我,安用分封疆。胡公历阳来,气焰何可当。威严走邸吏,不露太守章。
同庚非不多,达者能有几。七十二年间,六人而已矣。其四迹已陈,止予二人尔。今朝闻讣音,其一又不起。
晨登屋后山,采采山上芝。可怜松上雨,滴滴沾我衣。盈筐颇磊落,满意持之归。童子见我来,拍手共笑之。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谿.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
遶舍皆茂林,万数栖鸟雀,诘旦辄争鸣,未暝纷已泊。清阴交欲暗,丹实熟可啄。吾庐少人迹,媿尔肯见托。虽无惠养德,亦免弹射虐。结巢俯可窥,淳风今岂薄!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谿。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释老之异,佞者惟酷喜,排者惟疾觝。死生之大,达者晦其理,昧者尚其诡。
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人豪挟秀布山下,余为巧匠擅一窝。颀然而长独出者,此中巧处得最多。谁知造物亦有意,要为公输世其科。
春雨濛濛,春风拂拂。动兮静兮,匪待时出。云霞闲澹作性,金铁冷落为骨。知我者谓我高蹈世表,不知我者谓我下视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