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两处龟巢清露里,一时鱼跃翠茎东。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
吴苑荒凉故国名,吴山月上照江明。残春碧树自留影,半夜子规何处声。芦叶长侵洲渚暗,蘋花开尽水烟平。经过此地千年恨,荏苒东风露色清。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梦永秋灯灭,吟馀晓露明。良时不我与,白发向秦生。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
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月午篱南道,前村半隐林。田翁独归处,荞麦露花深。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
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
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摆履跨乱云,侧巾蹲怪树。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
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半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
痴号多于顾恺之,更无馀事可从知。酒坊吏到常先见,鹤料符来每探支。凉后每谋清月社,晚来专赴白莲期。
五年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更感卞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雪下孤村淅淅鸣,病魂无睡洒来清。心摇只待东窗晓,长愧寒鸡第一声。
平波落月吟闲景,暗幌浮烟思起人。清露晓垂花谢半,远风微动蕙抽新。城荒上处樵童小,石藓分来宿鹭驯。晴寺野寻同去好,古碑苔字细书匀。
乘屐著来幽砌滑,石罂煎得远泉甘。草堂只待新秋景,天色微凉酒半酣。避暑最须从朴野,葛巾筠席更相当。归来又好乘凉钓,藤蔓阴阴著雨香。窗外晓帘还自卷,柏烟兰露思晴空。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才子襟期本上清,陆云家鹤伴闲情。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