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天形倚一笠,地水转两轮。五霸之所运,毫端栖一尘。功名半幅纸,儿女浪苦辛。子有折足铛,中容五合陈。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剪翠妆红欲就折得清香满袖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上“四”下“娟”之右半)衣伤手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归后
竹影金琐碎,--孟郊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韩愈翡翠开园英。
堂堂附郭县,深远半如村。能共斯民乐,浑忘太守尊。梅花高可折,横浦挠无浑。欠与诗狂者,清谈共一樽。
三千年老柏,怪怪复奇奇。剖彼一枯腹,离为九折枝。蟠根半生死,阅世几兴衰。神禹所栽植,山灵常护持。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
折筍肥梅飣坐,涎蜗斗蚁上梁。雨工莫贾余勇,留乖稻花半黄。
初报折篁抢地,旋闻压柳堆桥。宁教风过掀舞,可惜雨来半销。
一身半世走奔波,疑是三生宿债多。折券已饶麻线岭,责偿难免竹竿坡。
三峨参横大峨高,奔崖侧势倚半霄。龙跧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禹从岷嶓过其下,奠山著藉称雄豪。告成归来两阶舞,泗滨锡贡备九韶。
献之今年不堪暑,天亦相怜病良苦。明便中秋法合凉,夜半行云晓行雨。蕲州竹簟清如冰,饥蚊倔强犹鸣声。下床蚤喜衣裳健,出门更觉山川明。曳屐扶藜寻水月,不惜垂垂巾角折。竹闲松下已凄然,却要芳樽生暖热。
云木汤胸起,郁峨一峰危。上有路千折,縺缕如萦丝。是为麻线堆,厥险天下稀。逼仄容半足,颠坠宁复稽。
射的山前一老樵,此生何敢辱旌招。缪缘学道肱三折,不遇知音尾半焦。去蠹区区惭啄木,附高烨烨鄙凌霄。但令穷死心无媿,也胜鸣珂事早朝。
秋色满江干,江枫已半丹。身闲诗简淡,道胜梦轻安。偃蹇怜腰折,清臞鄙面团。何妨杵衣夜,又见岁将残。
大患元因有此身,百年强半走踆踆。折残广武城边柳,染尽洛阳衣上尘。绕树鹊孤栖渐稳,支床龟老息初匀。出门不欲摩双眼,世态年来又一新。
昔我游庐山,夜遇东林雪,灰深火正熟,膏减灯半灭,童惊林虎过,僧惜涧松折。至今每追想,可解肺肝热。那知蓬山梦,忽继此清绝;殊胜苏子卿,餐毡持汉节。
竹折松僵鸟雀愁,闭门我亦拥貂裘。已忘作赋游梁苑,但忆衔枚入蔡州。属国餐毡真强项,翰林煮茗自风流。明朝日暖君须记,更看青鸳玉半沟。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我老正须闲处著,白云一半肯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