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百战赋归来,言游匡山麓。爱此崎山,状如於菟伏。摩挲舒长啸,狂飙振林木。国难今方殷,国仇犹未复。禹迹遍荆榛,恐汝眠难熟。何当奋爪牙,万里飞食肉。
天宝之乱唐已亡,中兴幸有汾阳王。孤军匹马跨河北,手扶红日照万方。凌烟功臣世争羡,李侯先识英雄面。沈香亭北对蛾眉,眼中已见渔阳乱。
余年四十九,滥分盆城竹。悠然望匡庐,秀色良可掬。缅思二先生,风流昔所独。紫极感秋吟,北窗和月宿。
壁介山水间,幽棲愧尸禄。眠食行坐处,山光水声足。嗟我心未厌,出郊搜胜躅。尝闻隐者居,未为人所目。
奉君千斛酒,不尽万古情。但令日日事狂醉,何用身后留空名。汉家当时重公卿,天子亦复称圣明。相如徒为茂陵稿,贾谊终作长沙行。
雷州太守东吴客,儒术传家尚清白。金花束带红锦袍,玉骨巉巉眼双碧。读书昔在苕溪阳,十年不出芙蓉庄。娱亲堂上宴春色,银丝作鲙冰雪香。
休官寄鄂栖金沙,食非庾廪门非衙。深山甘寻麋鹿友,秋江耐种芙蓉花。桑榆低悬迟暮景,樵渔密结比邻家。倚床浪翻书剔蠹,绕树错信儿打鸦。
不复关时论,将因与世违。受金廉吏枉,疑璧众人非。淮海孤舟别,匡山白首归。天寒江上雁,但恐尺书稀。
西风雨打梧桐湿,有客升阶作长揖。面熟无烦道姓名,试问行年惊四十。四十年中二十边,与君相会在东禅。丰姿皎皎囊中玉,才艺便便山下泉。
文若王佐略,奋身出匡时。中散学养生,祸起危言辞。二子岂不贤,杀身良在兹。吉凶非人谋,信矣不复疑。庄生言鞭后,此语亦我欺。唯当酌斗酒,陶然任所之。¤
仲春会桃源,青年映霞举。道人吹铁笛,主者捉玉麈。野航晨不渡,溪渔来何许。欹坐蟠根阴,匡庐故仙侣。众宾各雅兴,辞适忘尔汝。怀哉张李辈,明月在空渚。复念东海迂,云林夜来雨。
白云出山初无心,栖乌何必恋山林。道人偶爱山水故,纵步不知湖岭深。空岩已礼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遗像。要知水味孰冷暖,始信梦时非幻妄。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
一纸寝丘书,僧窗屡卷舒。无因浮左蠡,况复度匡庐。政以相望远,非关自作疏。梦成飞鸟去,千里不踌躇。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远相寄。来时野性已驯熟,趫捷轻便殊可憙。呼来遣去会人语,一成已绝归山意。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絛索令自恣。
愁阴沴阳景,孟春犹苦寒。腾云涌岩岫,落雪蔽江干。街衢溢潢潦,井谷生狂澜。误疑蛙黾窟,中有蛟龙蟠。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浓复浓。烧丹未住屏风迭,骑驴来看香炉峰。江上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古句磨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江上乌帽谁涉水,岩际白衣人采松。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青鞋布袜兹何时,江边杏花浑欲飞。铜瓶却受斗酒许,亟呼长须令抱持。要寻楚郎与启齿,有底鹁鸪鸣不已。解事提壶却唤人,两脚尚轻聊尔耳。
玉涧安在哉,注目匡山云。都梁有奇特,渠自能挽君。伏雌端可烹,岂惟酒盈樽。老子堪料理,枯肠为之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