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面骨峥嵘鬓雪新,承平版籍有遗民。心虽愿继无传学,力不能支已废身。开卷眼昏如隔雾,拥炉肺渴欲生尘。老庞亦有儿孙念,付与天公不问人。
养生妙理本平平,未可常谈笑老生。业力顿消知学进,人情愈薄喜身轻。鹤雏日长丹砂顶,岩溜时闻玉佩声。最是扁舟暮归处,一川风月远相迎。
少学诗三百,邠风最力行。春前耕犊健,节近祭猪鸣。檐日桑榆暖,园蔬风露清。金丹不须问,持此毕吾生。
後死非初望,余生只自悲。旧交孤剑在,壮志短檠知。行步虽依杖,光阴未付棋。为农自当力,不为学豳诗。
吾家世守农桑业,一挂朝衣即力耕。汝但从师劝学问,不须念我叱牛声。
少时学问苦匆匆,弦诵光阴转手空。圣域渊源虽自力,故交零落与谁同?荒村莫恨身垂老,後世元知论自公。但掩斋扉凭曲几,忘忧正在寂寥中。
山林久衰病,生世几清明?未作松根卧,犹寻溪上行。食新炊麦饭,尝饁啜蓴羹。孺子虽知学,家贫且力耕。
身健心闲百虑轻。秋晴未必减春晴。晨窗暖日烘花气,午枕微风送鸟声。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牋滑助诗情。少年风味嗟犹在,虚道归休学力耕。
日用无渊奥,其中妙理存。但能明物性,不必学玄门。尽力扶元气,精思去病根。昔人由此道,推已及元年。
平生好大忽琐细,焚香读书户常闭。少年曾预老聃役,晚岁欲挹浮丘袂。力探玄门穷众妙,肯学阴谋画奇计?言狂不独人共排,志大仍忧後难继。君看淡扫出茧眉,岂比一尺春风髻。著书勿恤饱蠹鱼,会有子云生後世。
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还家欲学竟未暇,岁月已似奔车忙。
细雨闇村墟,青烟湿庐舍。两两犊并行,阵阵鸦续下。红稠水际蓼,黄落屋边柘。力作不知劳,归路忽已夜。
学道当於万事轻,可怜力浅未忘情。孤愁忽起不可耐,风雨溪头姑恶声。
我悔不学农,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穑事,十月毕农功。我悔不学医,早读黄帝书,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不然去从戎,白首捍塞壖。最下作巫祝,为国祈丰年。
秋风吹细雨,萧然濯炎炽。老夫疾顿平,甘食仍熟寐。春物财几何,摇落已复至。昔人喻死生,谓若屈伸臂。
福莫大於不材之木,祸莫惨於自跃之金。鹤生於野兮何有於轩?桐爨则已兮岂慕为琴?古今共戒玉自献,卷舒要似云无心。庐室但取蔽风雨,衣食过足岂所钦。我今余年忽八十,归耕幸得安山林。
好官易得忙不得,好人难做须著力。汝要作好官,令公书考不可钻。借令巧钻得,遗臭千载心为寒。汝要作好人,东家也是横。
旧来鸡距说宣城,近来墨池说毗陵。不知阿谁喜柔懦,毛颖只今泥样软。笔头政要挽千钓,渠自无力随人转。兔尖如针利如锥,方能幼出抉石猊。
春雨不肯晴,春云与地平。柯山数椽屋,昼夜倾檐声。阴沉人意恶,但愿醉不醒。园花知在亡,渠溜飘红英。
萧萧江湖客,疏瘦若秋竹。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