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洛阳少年称李暮,众推横笛多功夫。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邻娃不识面,千里隔窗纱。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门前有舶船,便欲为商去。欢好百年身,今年涉两春。
伯时作《龙眠山庄图》,由建德馆至垂云沜,著录者十六处,自西而东凡数里,岩崿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胜金岩、宝华岩、陈彭漈、鹊源。以其不可绪见也,故特著于后。子瞻既为之记,又属辙赋小诗,凡二十章,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
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野竹初栽碧玉长,澄潭欲下青丝短。昔人避世兼避雠。
窑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棱角坚完不复坏,扣之声韵堪磨镌。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嘉定乙亥,珂丞军器,居于宝莲。邻有善士,曰范择能,实祖太史。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杨卿人材金百链,岐公座上初识面。十年万事不须说,犹喜归来且强健。题诗想见初削瓜,寄到茆堂已归燕。辞严意密敢轻读,呼儿炷灯重把卷。即今相望几千里,何日蝉联语忘倦。就令有使即寄书,岂如无事长相见。
人生如浮云,片片随所起。值遇初偶然,解散亦俄尔。识君湘水头,凝袂衡岳里。十年去何住,新化五百里。
缁徒中有人,籍甚初与显。是非不挂口,好恶不入眼。终日但怡怡,言行无可拣。外相示枯槁,风味殊不浅。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诗人多清峭,饿死抱空山。白云既无主,飞出意等闲。久病床席尸,护丧童仆孱。故书穷鼠啮,狼藉一室间。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