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谁浇无边春,酿成此天色。文章只引睡,茗碗不着力。虽无田父邀,欲到野人宅。日萼斗深妍,风条舞柔碧。
吴子精悍锦满腹,周郎英妙人如玉。凌晨樽酒惜分攜,飞鞚联翩相趁逐。积雨新晴马气骄,振鬣长鸣踏平陆。村南村北枫叶赤,高田低田麦苗绿。
万国梯航贺太平。天人协赞甚分明。两阶羽舞三苗格,九鼎神金一铸成。仙鹤唳,玉芝生。包茅三脊已充庭。翠华脉脉东封事,日观云深万仞青。
倦投林樾当诛茅。鸿雁响寒郊。溪上晚来杨柳,月露洗烟梢。霜后渚,水分槽。尚平桥。客床归梦,何必江南,门接云涛。
春色匆匆,三分过、二分光景。吾老矣,坡轮西下,可堪弄影。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
扁舟东下,正岁华将晚,江湖清绝。万点寒鸦高下舞,凝住一天云叶。映_渔村,衡茅酒舍,淅沥鸣飞雪。壮怀兴感,悔将钗凤轻别。
早春时候,占百花头上,天香芳馥。寥廓寒分和气到,知是花神全毓。独步前林,挽回春色,素节辉冰玉。_然一笑,便应扫尽粗俗。
一个茅庵,三间七架。两畔更添两厦。倒坐双亭平分,扶阑两下。门前数十丘罢稏。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竹篱茅屋。一树扶疏玉。客里十分清绝,有人在、江南北。伫目。诗思促。翠袖倚修竹。不是月媒风聘,谁人与、伴幽独。
雨余风劲。雾重千山暝。茅舍寒林相映。分明是、画图景。去程何日定。天远长安近。唤起新愁无尽。全没个、故园信。
_房秋熟。紫实包黄玉。吹叶风高销旧绿。疏影半遮茅屋。山居未觉全贫。园收今岁盈囷。自拨砖炉松火,细煨分饷幽人。
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飘碎还圆。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江南,思旧隐,筠轩野径,茅舍疏椽。
层峦叠巘浮空,断崖直下分三井。苍苔路古,鹿鸣芝涧,猿号松岭。露浥凤箫,烟迷枸杞,绿深翠冷。笑携筇一到,登高眺远,是多少、仙家景。
我羡君归,一路秋风,芙蓉木犀。想慈颜望久,灵乌乍噪,新眉画就,郎马频嘶。忙脱征衫,快呼斗酒,细为家人说建溪。争知道,这中年怀抱,最怕分携。
敢隐默,不敢戏传,始以小词,庸谢雅意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
楼观齐云,正霜明天净,一雁高飞。江南倦客徙倚,目断双溪。凭阑自语,算从来、总是儿痴。青镜里,数丝点鬓,问渠何事忘归。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九字分韵,以饯行色,盖反骚也。余得对字,就赋。把手西园,有山色、波光相对。金马客,明朝飞棹,水肥帆驶。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云胡不喜。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八尺滕床,二升粟饭,方寸恢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