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灵刹倚山光,无尘染洞房。云笼金地暖,龙喷玉泉香。松竹分幽迳,楼台耸上方。蓬壶人到此,僧伴绕回廊。
排险凌空入磴斜,参差金碧倚烟霞。一山门里分三刹,万柳湖边带几家。世人无人吞粟棘,国中有佛吐莲花。凭栏凝望遥天表,数点青山似乱鸦。
晓出白下门,东山耸孱颜。脱身廛市中,办此一日闲。西风忽凛冽,秋容著坚顽。烟树小摇落,寒云起斓斑。
黄昏已作风翻絮,半夜犹惊月在沙。照汴玉峰明佛刹,隔淮云海暗人家。来牟有信迎三白,薝卜无香散六花。(薝卜,栀子花也,与雪花皆六出。
白云深处卧痴顽,挂起东窗水月宽。但得好诗生眼底,何须宝刹现毫端。一身莫作官身想,万境都如梦境看。蟹舍邻翁能日醉,呼来分与一蒲团。
连山赴灵龟,石脚叠如积。巍峨黄金刹,负此鳌背力。孤舟系东风,淮雨暗春色。朝来一怅望,别此岩下石。
中春雨收霁,与子登丛台。形胜宛然在,太行西北来。无情百尺土,千载未摧颓。四顾发悲啸,凄风振颐颏。
轻舠放中{左氵右霝},岸远春风壮。楫师俯仰呼,天水争簸荡。吾方扣其舷,聊赓小海唱。梢回即东麓,侧磴联屦杖。
欲调真息。论根源参到,生前实际。气是心兮,神为气主,心动神气分离。心宁子母相抱,意定自成真液。
我结小庵犹舴艋,师抛大刹似蘧庐。菩提身外更无物,椰子腹中惟有书。不踏一芦堪去矣,许分半芋竟何如。元来又被寒翁引,径指坟山作退居。
倏忽僧千兔,寻常涸百蠡。眼光摩日月,足迹遍山河。赤壁聊化鹤,黄庭浪换鹅。秋声归欸乃,云影映婆娑。
卖酒高安市,早岁逢五秋。常怀简书畏,未暇云居游。十载还上都,再谪仍此州。废斥免羁束,登临散幽忧。
我昔游成均,年少心犹童。倒床即甘寝,宁问达与穷。精爽忽飞越,梦到庐山中。庐山最佳处,二林占西东。
我倅安丰日,君来自历阳。交随分彼此,邂逅及行藏。精义通玄易,微言妙老庄。刹那今十稔,叹仰未能忘。
往年曾佩双湖组,古刹犹题三塔湾。堕雁重寻湖浩渺,断虹浑记水回环。两州隔涉名无改,二纪栖迟老复还。病衲虽无分别想,经行莫作少年看。
冒黑投精刹,呼灯读旧诗。平分禅榻稳,共听雨声驰。鱼鼓催行色,溪山挽故知。人生萍聚散,后会复何时。
不见才三日,喧传已坐亡。平生功生到,垂绝偈言香。缘分无高刹,禅名却四方。开包残藁在,切勿放毫光。
龙君鼎鼎出云关,分祀仙宫佛刹间。两月更无涓滴雨,问君何日可还山。
古寺踞城为甲刹,巍峨殿阁矗江云。香烟昏壁沿廊黑,砖塔喧铃彻郡闻。白日僧归春更静,清明鬼哭夜初分。住持羞接闲人话,要访时官杜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