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幸有白云深处茅,更兼明月坛前竹。诛茅伐竹结蘧庐,现成山水可樵渔。随缘随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不与饮尽孙权酒,正欲画屏笔脱手。一点凝墨状生蝇,剔之不飞心始惊。献之兴来拈起笔,笔如解飞自钩掣。戏染松烟作牸牛,脱似偃角眠沙丘。
廼先天皇君,万有七千祀。迄彼大庭时,对於葛天氏。邈计几何年,是生余小子。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
维皇宋嘉定皇后崇尚神仙,有志铅汞,臣生遇熙旦,获覩盛事,谨制《玉真瑞世颂》。其辞曰:
契妙堂中静养神,神凝气聚一壶春。青山绿水无非道,翠竹黄花有几人。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还更两三身。一从契得虚无妙,明月清风是我邻。
怀道初名世,乘时遂致君。平分百年算,中据两台文。行翣连寒树,凝笳上晚云。路人那得识,挥涕指幽坟。
淮天过尽入吴渠,兰亭晚日光疏疏。金桃傅粉好颜色,绿醽泛滟深车渠。觥巡屡卷明星出,花翘零落随衣裾。幺弦不动凝古意,春容浅破长眉舒。
九野散漫漫,连昏鸟道间。坐中学远树,门外失前山。袯襫耕夫喜,屏幪居者闲。骚人正凝黯,天际意初还。
凭玉宅海。端扆御天。止流飞壑。静震腾川。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平生殚千金,术似刘累僻。春风九轨道,无我迷阳迹。呼来着冠紞,野貌不改昔。易衣怜介弟,犹有布一尺。
务简凭危槛,凝然感物华。孤村经野烧,极浦见渔家。滩急舟难渡,山高日易斜。明时如道在,焉复痛怀沙。
徙倚东窗夜未明,悄然幽馆独凝情。灯摇古壁秋虫怨,露下疏林宿鹤惊。道在任从时态薄,年加潜觉睡魂轻。待酬北阙君恩了,归听冰泉落石声。
西风安起无人乡,云深万籁含清商。山容便与新秋净,稻花已作丰年香。断蝉抱柳咽残月,卧霞排雾通朝阳。过桥寺影出疏木,入户竹色来低墙。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老翁衰病不忧花,百口唯须麦养家。闻道田中犹要雪,兼收凝白试山茶。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辙用其言。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莫发邬阳市,晓榜彭蠡口。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