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世俗风波甚,谁能退急流。渊明存菊日,张翰忆鲈秋。高躅今云远,清风孰与侔。明公回末习,逸韵踵前修。
阴壁掺苦竹,秋池淡芙蓉。二老庐山间,风味夙昔同。亦有栗里人,心事黄花丛。囊中无一钱,眼底四海空。
今日闰月九,重新做重阳。东篱賸有花,金黄熨晚香。大江东下处,其地为柴桑。靖节馀真祠,祠下荆棘荒。
吟诗不耸肩两峰,陆沉雁骛文书丛。银钩入眼光照牖,飞来白雪随云鸿。平生取友半天下,短蓬邂逅依长松。尉仙鲸海驾高浪,郡博凤律锵和风。
苍头倦晨炊,卯饭几及午。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鱼跃恋芳饵,鸥飞避鸣橹。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
云锦仙翁人不识,多生九华茹芝客。少年登览妙形容,三十七峰俱改色。手捉高士淡墨图,烟云到处随卷舒。珠玑衮衮入题咏,缣素往往争临摹。雪潭四时溅飞雪,叹我幻躯方病渴。何由得共山中人,脚踏寒流弄明月。
刘生待诏蓬莱宫,和铅舐墨称良工。自从八骏狩西极,万里流落巴山中。老来摹写益神妙,指麾草木回春风。时将一幅换斗米,千金旧价无由逢。
周宣中兴常武雅,程伯休父为司马。其先重黎掌天地,此佐尹氏征伐者。颜曾思复有七篇,孰云轲死道不传。洛中二程忽突起,乃有明道与伊川。
之子成春服,欢言驾出游。残红三月路,叠翠万山州。夏后乘輴泽,轩皇炼药丘。旷平初渺莽,屈曲渐深幽。
援琴不怕春风颠,已许桃李同嫣然。今人政自无此手,昔也子贱今琴川。争名固浅丈夫事,公益走避如云烟。共惟圣学本心授,不敬莫大中无传。
我闻禅师,荣领天竺。山色湖光,争辉夺日。佛法禅道,日月灯烛。眼放电光,机逾臂竹。
蔟蔟排弦声流美,因风独弄无宫徵。闲庭引思道情中,五音不入行人耳。仰望云霄听未足,何期到了不成曲。秋蝉夜噪素琴鸣,边城角罢春水渌。
稽山道上多名迹,万顷湖光衬山色。云蒸雾集累千年,屈指风流几人物。平生佳处身曾经,赖此泉石供余龄。爱山何惜买山费,明珠不博娉与婷。
南中岂无岩,三洲盖其杰。朅来五羊初,满听行人说。今乘急雨游,吾屐不遑蜡。遥观似舜峰,近视疑禹穴。
金规印遥汉,庭浪无纹。清雪冷沁花薰。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西风骤惊散,念梭悬愁结,蒂翦离痕。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混茫丕变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烟。院锁玉溪留好景,坊题金马促繁弦。
清莹坡璃水,巉岩石笋峰。孕才供世用,有道致时雍。阀阅宋清节,源流唐靖恭。异时先太史,司匦事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