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我读半山诗,瞠乎不可及。风骚融老腹,取次有摄拾。清放太白章,悲壮杜陵集。争雄而竞秀,鼎峙高页岌。
无心出岫道人闲,身在虚无缥渺间。可惜云霓人在望,卷将云雨入梅山。
扪萝探得云根路,直入云山最深处。主人心似青山间,云亦无心自来去。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
几窗缠结习,翰墨绿殊勋。未入三山直,当空万马群。挽眉聊绿水,展脚是青云。五十头如漆,功名不放君。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长羡东林山下路。万叠云山,流水从倾注。两两三三飞白鹭。不须更觅神仙处。夜久望湖桥上语。欸乃渔歌,深入荷花去。修竹满山梅十亩。烦君为我成幽趣。
邮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回顾溪水中,石鼓安所置。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苍翠。一曲遽停桡,寻真步幽邃。
屹立双峰入云表,登临聊为小迟留。四围山色搀天碧,一曲波光抱郭流。身世欲违尘俗态,生涯宜与水云谋。何当占断层峦顶,一室烟霞百虑休。
所子长江天际来,中流有山何壮哉。深恨盘礴千万丈,寸土不受双崔嵬。金山屹据上流险,四面佛屋相环回。来帆去桨别舻舳,住僧过客烦追陪。
入门松作径,步步接秋阴。山带孤城起,云归古殿深。隔池闻鹤唳,倚树看僧吟。笑指煎茶处,青烟出竹林。
齐云山特立,古刹悬危壁。翠竹舞柔风,高峰耸红日。龙井冽生寒,冰房清澈骨。半空神气怡,恍入群仙窟。仰盼天河明,俯濯龙潭碧。白云任去留,好鸟时栖息。一笑尘世空,此乐复何极。
云门入云深,树密山转幽。谿亭脩竹里,激激玉泉流,仁智所遐想,古今为胜游。我乘休沐至,穷览殊难周。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君不见南轩先生以道鸣,岳麓书院陶诸生。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庐山书院榜白鹿。吾乡萧君八叶孙,云冈筑斋高入云。芝兰玉树争绩文,江湖鹄袍争骏奔。愿师朱张两先生,驷马高盖塞里门。
径夹长松照地青,眼看高阁与云平。出林殿脊先知寺,满路花枝未见莺。上到峰头千嶂合,下临岭脚一溪横。山寒入骨冰相似,冰杀人来却道清。
石棱如刀不容步,上挽垂藤下无路。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跻攀颠坠不容发,目眩心寒惊反顾。亦知垂堂有遗戒,身仰微官欲谁愬。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