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太平乐事及黎元,佳月兰灯照有年。景焰煌煌浮魏阙,清光穆穆抱尧天,皇明烛远辉星斗,睿唱宣和胜管弦。十二明珠供照乘,夜光飞出九重渊。
何事今宵动所思,此欢常与少年期。莫疑杜甫吟兼哭,为忆开元最盛时。
寂寞元宵十六霜,月中披蓑带干将。兜鍪第见烽火举,觚棱不辨华灯张。新来冰天被声教,铁骑无复驰沙场。缯山再见旧灯影,金枝密焰看流芳。
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
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
东风吹断雨如绳,一夜仍开曲沼冰。便试元宵强半月,孰知天意欲催灯。
绿绮新调正始音,红蕖小放上元灯。游人莫诮遨头懒,只愿年丰岁事登。
明日又元日,村祠一哄人。溪山浑是雨,镫火若为春。忍见饥成鬼,痴将饱望神。谁知生意处,官好自忧民。
流俗谁知运会元,逢场作戏逐时论。梅花簪烛行呼野,竹叶装巾醉舞村。幸是深山宽夜禁,苦无佳月破天昏。鳌山盛事当年梦,老不禁寒早闭门。
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
,古人有观灯之乐,故形之咏歌,今何所见而为之乎。羲曰,姑写即景可也。夜枕不寐,遂成韵语。时予有子夏之戚,每无欢声,诘朝相见,而羲客*深闭逢三五。
曾吹藜杖到蓬莱,亲见银潢铁鏁开。析木津头排列宿,鳌山脚下走轻雷。荒城夜雪欺行李,画角晨霜送落梅。邻舍相呼同酒盏,也教人道上元来。
春草萋萋六代陵,元宵风景属残僧。街头年少浑无事,共点油钱放塔灯。
山城灯火欲黄昏,湿雨疏梅暗小园。回首武林行乐地,太平风物似开元。
新晴春早暖,客里上元天。辇路灯如梦,璇霄月欲圆。岂惟无酒酤,不复有床眠。歌舞愚儿辈,凄凉已十年。
兰膏画炬出贫民,宝马香车属贵人。月姊雨师暗商榷,不须妆点上元春。
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歌迎甲夜催银管,影动繁星缀玉台。别有朱门春澹荡,不妨芝火翠崔嵬。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
东风桂影。低拂姮娥镜。镜里妆寒酥粉莹。越恁十分端正。素光行处随人。柳边照见青春。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