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儒林文雅作,萧散欲挥金。老去安时态,秋来慰夙心。谁陪黄菊酒,自喜白头吟。宾客霜台少,诗成每独斟。
流水身飘忽,青云意阔疏。儒林看作传,使者合求书。野月随丹旐,山烟湿素车。寝门今日泪,一洒为无馀。
醉领玉川子,夜入支公院。危阁邀共登,身在霜空半。缺月穿云来,尘区未应见。长飚荡寸霭,天宇痕无线。
高郎客京华,好事有左顾。儒林丈人行,乃得曳裾处。亦知短褐底,蕴抱美无度。继今数公间,可但传新句。
思君不办一再过,束书谢客方卧痾。不为儒林丈人地,可耐造物小儿何。我亦病气刚制酒,自春迄秋在告多。几时蹁跹数访我,为君快作鲸饮河。
忆昔涂抹鬓未秋,著书初不缘穷愁。交契往往第一流,爱且助之恩意周。翳桑盘饭惊浪舟,如輠毂需膏油。疾需妙剂寒需裘,李郝砚席初绸缪。
妙年文墨秀儒林,老眼今晨得再明。历块过都聊可待,未须回首一长鸣。
秦郎淮海士,才大难为弟。蔚然霜雪後,不受江汉洗。春畦不满眼,采掇到芹荠。多病促余年,秋光欲辞抵。
泪注琼瑰事可伤,白衣回首白云乡。两三遗册新诗在,四十余年素业荒。学海骤乾千顷浪,儒林旧剪一枝芳。风流未寄三题草,光焰谁家万丈长。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行听雨蒙歌迅召,不应衮绣有遐心。
不辞开后苦寒侵,为与骚人托契深。可但风光回岁律,更分华色掞儒林。欲歌白雪词难和,试挽幽香力尚禁。等是美名无玷染,腊梅何事色如金。
天赋奇才属意深,一时人望冠儒林。文章世有中和气,政术家传清白箴。屏翰岂能淹大手,江山聊助发高吟。寒梅已有调羹意,寿斚何妨且满斟。
早岁儒林俊誉流,中年持橐侍宸游。论思清禁三朝遇,閒散殊庭二纪投。迹与香山齐出处,诗将彭泽尽赓酬。似闻璧水求三老,行起蒲轮慰九州。
乃翁儒林大宗匠,造化为炉铸卿相。坐与文皇致太平,玉骨如尘汾水上。斯文未丧不须嗟,仍喜郎君书起家。等閒一第唾手得,以此报翁其未邪。
风采儒林虎,波澜学海鲸。公家五进士,此地半诸生。勾漏丹俄就,中牟政亦成。如何贾太傅,位不至公卿。
祖风文采秀儒林,父德幽遐玉有音。廷尉何妨谢诸客,鸱夷还复致千金。门前舆马多英贵,架上图书浩古今。欲识遗芳传不朽,伯喈文字在球琳。
短檠铁研用功深,万卷蟠胸不辍吟。故国遁身来济岱。壮年发藻向儒林。爱民利物平生事,忧国忘家一片心。史馆顷年陪润色,挽公无路涕盈襟。
楼下遗踪宛可寻,尚须宾从一来临。三峰嵂崒浑依旧,双阙岧峣复见今。麻麦向来迷绿野,簪缨久矣负儒林。使君不惜褰帷问,慰我邦人望望心。
去年秋旱冬尤剧,一雪不能濡土瘠。立春日雨虽应时,到今阙然又几日。游人但欣春物荣,农夫痛心田未耕。我因于役偶适野,骇见蓬勃烟埃生。
闻道少随老,遂为安国居。逢人难问似,近况复何如。此士犹松径,何人在石渠。儒林有韩孟,待诏自严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