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迹自青门远,田衣贲在躬。旧房千峤外,归棹五湖东。地力薑畦沃,年支芋盎充。从支乃荣道,一与祖心同。
师住天台寺,天台水石幽。眼前皆胜境,门下尽名流。法号君恩赐,精蓝国力修。渡杯来凤阙,振锡谒珠旒。
谈空玉殿君恩厚,归兴兰舟泽国赊。禅室冷思沧海雪,吟楼晴忆赤城霞。经吴屐滑当梅雨,到寺衣香近桂花。深愧尘缨未能去,石桥前瀑共尝茶。
诏到禅关日,愿言高古今。几生传佛法,方得契君心。结坐观宗社,恩容返道林。立身名了也,何处更追寻。
振锡西林去,清闲称所依。高巢孤鹤返,深谷片云归。野色供吟笔,秋光射衲衣。长亭携别处,落日半沉晖。
缁客幽栖常苦吟,水边松下静愔愔。有时一室焚香坐,不以诗情废道心。
偶携筇杖辞青嶂,便赐兰芽染紫衣。城阙暂随明月至,江湖还共白云归。楼中夕照山川秀,盘里春蔬筍蕨肥。我为浮名閒未得,他时莲社愿相依。
沿堤上下看沙鸥,得句支筇自点头。风露高时将鹤伴,溪山好处载僧游。老无志愿惟渔艇,閒有功夫上寺楼。岁晚渊明须自笑,督邮未至合归休。
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读书常闭户,客至不举头。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直视无前气吐虹,五湖三岛在胸中。相逢莫怪不相揖,只见山僧不见公。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老僧逝已久,讲座尘漠漠。当时童子辈,衰鬓亦萧索。
老宿禅房里,深居罢送迎。炉红豆萁火,糁白芋魁羹。毳衲年年补,纱灯夜夜明。门前霜半寸,笑我事晨征。
江东争夺缠妖祲,哀哉斯民乱方甚。锦幪老人盖古佛,现身为作大慈荫。萧翁八十尚儿痴,旛盖锺螺闹中禁。当时此老默笑渠,大法栋梁身独任。杖头示人三转语,开口丧身如饮鸩。纷纷放弑但可怜,何曾为汝陈符谶。
半阖朱门见绿苔,幽花仍傍小山开。剑南七月暑未退,明日更携棋簟来。
悠悠马上困思茶,休歇僧房到日斜。殿背无人绿钱满,小盆零落珊瑚花。
曩岁曾陪夜讲灯,伏犀插脑齿如冰;假令重见应难识,遗像臞然一老僧。
寺外寒流驶,开轩静者栖。浅深看藻荇,出没爱凫鷖。一悟此中趣,万缘皆可齐。谁来惊节物,岸木长春荑。
弟兄本自读儒书,晚外形骸付六如。摩诘文殊俱默默,从教似我与非吾。
老子七十七,到处遮人壁。住世更十年,化身千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