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壮志欲飞腾,扶摇北海鹏。双亲俱未老,一弟已为僧。远水浮春棹,虚窗坐夜灯。明朝望乡国,遥指白云层。
窗前新栽楸子树,去岁移自东君家。根深土冻重莫致,挽以两犍载一车。方经旬日即蓓蕾,秋深结子如丹砂。人言此特余气耳,来岁未必能芬葩。
微醺醒中夜,独寤当逆旅。心清听思聪,声动臆可举。轻噫疑林飚,斜侵觉窗雨。琤琮僧塔铃,幽轧邻家杼。
愁来失却睡瞢腾,坐此萧条昔未曾。倾耳有声疑堕叶,委心无物似枯僧。风回别院闻鸡唱,尘落空梁见鼠登。数尽残更谁是伴,半窗寒雨一檠灯。
蚃蚃分阴阳,乾清已高发。顺哉地漫衍,乃复有凌越。于地起峰峦,如人有筋骨。敷与意何休,敦圉势不杌。
华陂春水绿漪漪,二月西山雪后时。旧宅重寻孝子传,新年又赴故人期。鹤鸣竹日当窗澹,僧定茶烟出阁迟。我欲同修清净业,泉头来记四贤祠。
孤愁无处觅高僧,欲问楞伽竟不能。遥想山中禅定夕,半窗残雪一寒灯。
雪光窗外寒如月,梅影灯前韵过僧。坐到更残群响尽,细吹榾柮煮春冰。
微波皱绿回轻风,溪流直与南湖通。人家两岸几兴废,鸥影萧萧夕照中。孤桡欲发临溪口,澹烟寂历明疏柳。水清月落正愁人,钟鸣况是僧归后。芙蓉隔溪千里多,白云满窗生薜萝。橹声咿剪寒月,去去其如离思何。
云与同闲鹤并孤,嗒然隐得几今吾。敲来石火炊先熟,服久山泉体自臞。隔舍有僧同说梦,抄方无剂可医迂。晓窗岚翠浓于染,自看长松过雨图。
野寺沈深门半扃,午窗慵起晚风轻。云开半壁夕阳出,花落一庭春草生。鸟掠池中得鱼去,鹤归云外傍僧行。马曹散吏真如隐,咫尺山田带雨耕。
竟日过从喜有馀,萧萧行李借僧居。江云影落山窗静,野水光鏚夜月虚。石臼松烟和露捣,寒林柿叶带霜书。天涯回首多离思,空有新诗独起予。
苍苔欲死翠光存,秋去空林冷梦魂。竹暗小窗僧打坐,月明深壑虎敲门。谩愁粒绝鼠无耗,应喜衣穿虱易扪。天黯恐因霜雪至,呼童好护菊花根。
欲泛沧波下碧层,闲中跋涉有谁能。五湖烟浪孤舟月,万里云山一个僧。托钵频逢春店食,和衣几宿夜窗灯。旧房门外松将偃,海上归来话葛藤。
寺如蜂舍挂崔嵬,尊酒偏宜向暮开。春雨灯前僧共话,麻姑道上客初回。窗蕉叶响时清耳,林橘花香夜到杯。不是吾曹耽胜事,杉关竹院冷苍苔。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书子英、余道士复初。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
阙塞龙门口,祗园鹫岭头。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