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枯木扶疏夹道傍,野梅倒影浸寒塘。朝阳不到溪湾处,留得横桥一板霜。
吴越犹干地要冲,树亭危岸势凭空。春潭倒影黄昏月,古木喧声白昼风。鸥鹭惯来窥燕席,烟云无着护帘栊。凄凉故国多迁变,独有溪山在望中。
倒影扶阑印碧溪,玻璃盘上玉东西。落红那得愁如海,举白难逃醉似泥。郎宿高明香雾起,客星华耀烛花低。波心夜半鱼龙舞,都转天风入鼓鼙。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烟。直上数百仞,倒影浮清涟。民传舜南狩,向此鸣朱弦。至今万籁寂,雅韵犹泠然。
红尘憧扰不知年,一望西湖思豁然。上下层楼涵倒影,联翩飞鸟没寒烟。未须梅萼催诗兴,好藉岚光作画笺。安得扁舟去招隐,蓬窗相对听鸣泉。
转眼江流已昨非,便随鸥鹭省渔砚。飞花无复浪千顷,倒影依然山四周。不向静中观物理,更于何处觅天机。兴来倚杖斜阳外,弄篇潺湲未肯归。
高城倒影下无地,秋水涵空长有天。
千峰倒影碧粼粼,摹写桐江最逼真。每逢佳处谋书屋,渐恐山灵不信人。
江流出岷蜀,万折东南倾。兹山若巨舫,势欲扼沧溟。天高象教尊,海岳朝百灵。云水渺四极,下上涵日星。
小池倒影弄余辉,照耀虚檐极出奇。木杪不鸣风力软,闯萍翻藻有鱼嬉。
漫作游仙去,灵槎进晚凉。悬岩迷日月,倒影浸潇湘。风满征帆过,云归度鸟忙。相忘物外趣,时许棹相将。
早潮才过晚潮来,一一轩窗照水开。鉴面无尘风不动,分明倒影见楼台。
笔架三峰插碧虚,午来倒影落平湖。凭高最好供吟笑,宜入王维画里图。
我行几许逾沅湘,直抵八桂漓水旁。千山倒影摇溪光,秀色不借草木苍。兹亭构胜俯回塘,野花风递罗绮香。岩前伏波航羽觞,一洗尘思生清凉。
玉龙倒影卧寒潭,人在云霄天地宽。借问是谁题此柱,茂陵词客到长安。
玉华山形郁崷崒,白昼莽苍常生烟。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迟淙寒泉。山根宛转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巅。文皇性热不奈暑,当时宫此安徙然。
春回九地阳潜升,南枝破腊如酥凝。疏篱度香竹稍短,寒沙倒影溪流澄。魁然老株忽骇目,雪鳞矫矫双龙腾。天公不叱困仆地,掀髯弄爪高曲肱。
不贤那得似长城,偶向潢池盗弄兵。静沼何妨无事饮,幽寻聊记所居名。千山倒影湖新复,两洞潜珍景旋生。纪事还须武陵笔,亭成唯拟看题荣。
双虹倒影上瞻楹,碧水澄空一镜明。野草闲花无限趣,短藜幽榜不胜情。已知风月随人意,聊为湖山载酒行。却讶锦囊赓梦草,坐令诗兴绕寰瀛。
群峰峨峨冲北极,一水如帘泻层碧。岳神自古不许卷,留在眼前蒙怪石。彩霞倒影朝为缘,缺月遥挂当幽夕。蜚惟只助小山景,却入民田作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