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晚学愧淹博,微官妨隐盘。攀龙荣请一,敛板喜承颜。懦庸资盼睐,簿领洗尘烦。南丰茂人杰,才望蔼江关。
主盟湖学属何人,赖有公来为作新。士俗似闻衰也久,文场今见美哉轮。挈还旧观人争睹,赋就新诗笔有神。苕霅儒风从此振,文翁端恐是前身。
性便野服厌朝裾,一意归休学二疏。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忆。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亦拟冥搜酬绝唱,惭将瓦砾报琼琚。
吾子一布衣,抱道仍怀德。人呻仰其高,耐寒如松柏。亦复诮其介,忍穷如铁石。欲耕且无田,欲住且无宅。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余。神仙襟韵固异禀,草木臭味曾不殊。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断金金义薄云汉,潤视往往轻俗徒。
总角嗜学问,於心期可收。岁月如逝水,倏忽十十秋。纷纷何所得,俗士难与谋。夫子四海士,不数韩荆州。
我昔择师友,所至多朋俦。道义自然合,如以胶漆投。一官既已得,势利寻戈矛。向者市道交,日亲成日讎。
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箝不语。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迩来离乱已亡失,
蜀地虽远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自从文翁建此学,此俗化为齐鲁家。泮林春风桑椹熟,集鼓坎坎闻晨挝。诸生堂奥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霜风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问客今归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读书作文四十载,浪走不啻萍在池。束书随身乃封户,睥睨一甑蒙蛛丝。
州闾我知君,楚璞未剖初。家无两钱锥。腹有万卷书。闭门饱葵苋,抚几咏唐虞。
满院秋英独傲霜,恨无醇酒变春江。门前催取麻姑榼,席上惊倾道士缸。学蹈丘轲难合俗,诗如曹郐不成邦。埋藏自比丰城劒,射斗难占紫气双。
不学江头玉树寒,寿阳红粉旧妆残。婵娟可是慙随俗,莫作金沙锁骨看。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女娲大山塞空虚,麻线名堆千万曲。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岩万壑穷跻攀。烟霏空翠不可状,弟兄联骑欣清閒。回头五十有余载,至今梦境犹班班。初从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纷幢幡。
八行源充远,三师庆系遥。枢庭先附凤,相国荐簪貂。感会逢千载,荣华冠四朝。甘盘称旧学,绮季簉储寮。
九疑之南为舂陵,潇水清駃山为城。郡斋正据山直上,一览万家无遗形。家君顷年入莲幕,我不得往空驰情。先生分符此中去,心旌摇颺随双旌。
斯文不于政,体用方殊观。颇闻罢谋曹,渠肯先学官。而公独古意,首欲尊儒冠。果哉此道振,善俗良非难。
远引未能忘世,端居且学灰心。定自随时隐见,应非与俗浮湛。
墨绶低回叹陆沉,好山浑作翠眉颦。我聊尔耳宁违俗,仕有时乎亦为贫。老去催科非所学,向来凋瘵愧斯民。整襟再拜栾城像,幸剩残膏丐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