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白云苍霭迷行路,水复山重不知处。行过涧谷有人家,忽见东风万桃树。芳香艳态娱青春,花间得遇娉婷人。五铢衣薄卷烟雾,笑语便觉情相亲。神仙虽遇终离别,千古佳名自传说。天台山水至今存,桃源望断空明月。
半月足未出,空林叶渐稀。偶随秋草去,便趁晚云归。路逼沙穿履,松明影照衣。行行转山峡,已见竹间扉。
献陵当年筑寿宫,君王鞭石走石工。马舆朝来还暮入,往来八骏如回风。死生昼夜须臾在,霹雳一声辞大内。遗舄人疑黄帝弓,自敛金衣抟大块。
郑子离襁褓,所怙惟乃父。父昔仕燕京,半世去乡土。子家孝义门,十世居同聚。派衍白麟支,望出荥阳谱。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迹纪真箓。金华秀出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楼台缥缈开烟霞,天帝赐与神仙家。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天弓拨其弦,平地跃虎狼。腥风扇九泽,浊雾干太阳。琐琐蚊与虻,亦沸如蜩螗。帝阍隔蓬莱,弱水不可航。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榛芜。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孤。
十年不踏钱塘路,江上晴烟渺轻素。并刀谁剪秋半帘,夕阳正在西陵树。对之便欲发浩歌,西风萧萧水增波。胥涛已入乱山去,木落台空幽思多。
石田老人非画师,胸中丘壑天所私。挥毫便觉真趣发,意到岂借丹青施。通守张君画成癖,半幅生绡比全璧。望中谓作云门山,游人拟办登山屐。
谷口微霜度,寒村独见君。西风正萧索,落叶不堪闻。古路无行客,闲门有白云。为怜幽处好,不忍便离群。
春光今夕别侬家,啼断流莺落尽花。便欲出门相送去,不知何路向天涯。
春来生怕恼吟魂,不待春来便出村。诗骨瘦来山并耸,酒肠宽去海都吞。板桥晴雪梅花路,茅店东风竹叶尊。囊底青蚨有三百,未甘骑马傍人门。
东风无便寄云笺,西望关河思惘然。白发相催年半百,清颜一别路三千。杏花门巷听春雨,杨柳楼台倚暮烟。征雁已还巢燕至,归期何事又空传。
郭外故人屋,茅檐即水涯。远滩通鹭渚,近径借农家。移树惜阴薄,开篱当日斜。便知循乞处,村路不妨赊。¤
万里桥西路,百花潭上居。凉风生锦树,晓雨浥红蕖。好著诒谋钞,重论止观书。扁舟时有便,来往问何如。
霜枕村鸡兼竹鸡,出户便踏三层梯。沙崩桥折不可度,耐可船行当桥路。下坡唤取槲叶舟,捉桡推山山逆流。水急桡疏势难上,觅得枯{?亶}才二丈。
秋雨高槐噪暮蝉,芸窗书客思悠然。时危已幸身无辱,性达何忧路未便。鱼蠹入书循简缺,蛛丝有网遍窗延。此时一物无相染,莫是渠家得趣禅。
野馆空山里,林泉象外幽。淡云初霁雨,红叶早惊秋。路转山藏屋,桥危岸倚舟。直疑人境异,便欲问丹丘。
十年赤县频为吏,一疏中朝便落官。劳寄音书知梦在,细筹世路念归难。马蹄最识边沙塞,雁影犹惊苦月寒。词客幸能怜旅况,玉门应为赋生还。
君不见夏圭昔写渔村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又不见马麟昔作关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夏圭马麟去已远,一入九原呼不返。祇今画者乱如麻,吴兴近数唐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