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曾讲弥陀经十遍。孤山疏钞频舒卷。事理圆融文义显。多方便。到头只劝生莲苑。本性弥陀随体现。唯心净土何曾远。十万程途从事见。休分辨。临终但自亲行转。
雪霁春已半,露重午方喧。一筇拄上高绝,便觉眼前宽。指点数家楼阁,检校一村花柳,绿水接青烟。峦岫竞围绕,风日更清妍。
才登西岭路,诗思便能清。栈道云间没,篮舆壁上行。遥山时见虎,深谷夏闻莺。咫尺名山寺,犹分两日程。
便涓飞洒又何佳,得得来寻贫士家。破屋青灯才一黍,荒园老树忽千花。酒逢寒夜饶偏贵,诗出穷人矫转夸。两月儿书浑未到,定应行脚更天涯。
西风吹锦水,朝天路、冉冉两凫飞。看父老袅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帐簇马前纷蔽日,实绩纪行碑。冰饮三年,从容官事,棠阴百里,悠久民思。
登城最凄黯,绝殢脂粉醉。万里烟尘蒙,掩此战争地。江风荡渔歌,便觉春光异。嗟我道不行,颇动乘桴志。
我本湖漘一漫郎,生来住处波茫茫。时寻画舸破烟水,菰蒲满路荷花香。一川窈窕诧红蓼,两岸芦苇明秋霜。船头鸥鸟日来往,溪上风月相迎将。
清静僧家亦未如,绿葵红稻饱餐余。逢人不喜谈时事,养性惟便读道书。来往自行三迳熟,过从每共四邻疏。洛安郡里东城下,一簇芳林是我居。
好景入诗皆可画,未知陈子画中诗。疑公便是褚季野,正尔不言行四时。
学道欠定力,一寒便生嗔。古为雪埋腰,定知英雄人。去为百钱游,得酒不濡唇。惨澹行歌归,仰面东南云。纷纷过车马,寂若有不闻。退坐茆檐底,徒有豪气存。
嗷嗷哀鸣肃肃羽,魂清意爽爱湘楚。西风作恶阵脚散,斜行千点下烟浦。飞力已困日且晡,便欲就宿依寒芦。大者居中围以奴,丁宁缓急相惊呼。
老夫晨沐罢,还卧看云行。发短便巾小,衰容怯镜明。空林存竹意,破屋带泉声。自嘉诗棋外,无营梦亦清。
把酒谓山语,行人亦大狐。满朝无骨肉,白发厌江湖。寒苦谙冰雪,艰难识道途。相看幸相似,可惜便风无。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忆昔长安都会地,草木晴辉钟王气。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户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鵷班行。
才说升真意豁然,此行却喜结仙缘。步穿空翠云生脚,仰看飞流雪满肩。控鹤不来春寂寂,卧龙无底月娟娟。飘然便作乘风想,不待丹成到九天。
乃翁儿戏可怜生,折叶浮舟趁岸行。有便信风翻覆易,无心逐水去留轻。角崖颇似乘时意,藏壑深关遁世情。幸喜此身元不系,底须壁上觅寰瀛。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上揽四万八千太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
边城将星落,浩荡烟尘黄。我亦在行阵,生死未可量。涕滂感永诀,激烈摧肝肠。昔尔仗雄剑,志在清八荒。
黄阖雍容静塞尘,凌烟功就便抽身。三年暂别长安日,五亩来追独乐春。愧鼎政须还国老,溪山聊且慰骚人。似闻天语传中使,行告廷臣设九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