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天隅把袖立春风,井络民情许上通。暖到夜郎安静里,寒消白帝抚摩中。摘山岂必溪芽尽,市骏何须冀种空。月渚扁舟书好读,琅琅声与大江东。
人物乾淳旧典型,满腔全是远菴仁。来时懒作三刀梦,去日留为一道春。千里桑麻深雨露,双溪风月更精神。出门父老欢迎处,犹有文公旧郡民。
阃寄当今第一难,三年裘带笑谈閒。宽扶民力野声乐,静压边风江水閒。□□有缘钟阜在,清朝却诏履星还。过家闻说须留憩,荷满江洲笋满山。
擿奸方喜俗无哗,一札飞来墨敕斜。职业已升金掌贵,吏民空拥彩旗遮。疑车趣召二千石,舆颂观传十万家。桃李竞随春脚去,仅留遗爱在桐花。
天边久下紫泥书,日日东津望使车。最爱小儿骑竹马,也随迓吏过桐庐。良民吐气心方快,宿弊盘根力为锄。只恐声名满朝著,春坊宾客又新除。
十年西浙曳长裾,千里东归指旧庐。原上鹡鸰终有托,旅中嬴博近何如。朝廷未拟申公使,弟子犹传伏胜书。江草江花总无限,为君今日重嗟吁。
天畿巡部听车音,更值秋空卷夕霖。击壤但闻尧俗乐,宽条方识汉恩深。酾渠引漕民兼富,飞檄宣风令莫侵。馀藻相存知厚意,孤松凌雪鹤鸣阴。
亭上三峰臂五湖,皇华人到此躇蹰。乡民看取黄龙节,郡吏听宣赤凤书。南下威如霜落后,抚边恩似雨来初。离筵河用银灯烛,自有双星照使车。
爰自微官日,能令巨力摧。于蒭回使节,红粟抗公台。淮右恩波阔,畿西禁网恢。平生希麹令,今得吏民哀。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以君懒於书,我岂望得当。
再向江淮把一麾,民情可但不能欺。来时叔度嗟何暮,去日何公苦见思。
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向来积貯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幼学可能傅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
西江郡以梅花重,无愧梅花有此翁。学到静边皆实地,仁常熟处更春风。吏看判笔如神异,民拟生祠与佛同。愿为八荒开寿域,欢声何但鲤城中。
銮坡荣拜锦袍新,雁荡行春作守臣。无扰可回民气脉,有才能振国精神。柝沈海峤三更月,草长池塘一雨春。闻道铃斋少公事,肯分吟席与樵人。
凛凛如公一寸丹,荒城夜月彻清寒。向时尚已死诸葛,今日难贫老阿瞒。素志平生兆马革,黎民一郡博弹冠。双鸡斗酒群群识,吾力犹能灭贺兰。
飞鸟避汉节,朔风扬旆旌。光茫候躔次,始见入蜀星。父老喜公至,来临此江滨。阳侯为先驱,归指唐安城。
星斗焕灵辉,川岳储英气。散为天地祥,钟作人间瑞。正应五百年,乃克见名世。长庚梦太白,斯文得鼓吹。
桐川古桃州,地僻官事少。简静宜有余,苛刻则烦扰。公来省其俗,好尚已默了。碧凝燕寝香,青鞠圜扉草。
鸾凰不鸷暴,珪璧无锋铦。评材容一切,未觉世论严。仆昔江东归,二纪操锄镰。闻山但庐霍,慕水惟涫潜。
吾州今岁得儒臣,坐镇浮浇力万钧。月榭风台寻古迹,烟畦雨陇劳遗民。长庚往往诗无敌,子美云云笔有神。老懒未遑致三请,低回只欲老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