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自崆峒麦熟,耕犊满、桔槔闲。笑吾党清谈,长衣EA6F具,更进贤冠。仓皇庇公字下,便秋风、江上不惊寒。雪夜入三城易,槐阴护一家难。
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
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东风起。东风起。
流苏静掩罗屏小。春梦苦无分晓。一缕旧情谁表。暗逐余香袅。相思谩寄流红杳。人瘦花枝多少。郎马未归春老。空怨王孙草。
呈露。古今夸赏,不出香白,顾未及此,欠事也。施中山赋之,余和之。宫檐融暖晨妆懒。
斋、西安令翁浩堂、郡博士洪恕斋,一时名流星聚,见为奇事。倅居据龟阜,下瞰万室,外环四山,先子作堂曰啸咏。撮登览要,蜿蜒入后圃。梅清竹癯,亏蔽风月,后俯官河,相望一水,则小蓬莱在焉。
燕翎谁寄愁笺,天涯望极王孙草。新烟换柳,光风浮蕙,余寒尚峭。倚杖看云,翦灯听雨,几番诗酒。叹长安倦客,江南旧恨,飞花乱、清明后。
汀柳初黄。送流车出陌,别酒浮觞。乱山迷去路,空阁带余香。人渐远,意凄凉。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锦帆风力难收。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恨病余双眼,冷泪交流。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炼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
玉婵娟。甚春余雪尽,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栏干。
帆影斜阳里。与芦花、分风飞过、落星遗此。瓦老苔荒钟鼓陋,斑剥残碑无几。想此处、阅人多矣。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台城路二曲,因嘱余记其事。词成,以罗帕书之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
味凄然。以其号孤篷,嘱余赋之。水国浮家,渔村古隐,浪游惯占花深。犹记得、琵琶半面,曾湿衫青。
秋风吹碎江南树,石床自听流水。别鹤不归来,引悲风千里。余音犹在耳。有谁识、醉翁深意。
辄爱叹不能已,因赋此以赠。余谓有善歌而无善听,虽抑扬高下,声字相宣,倾耳者指不多屈。曾不若春蚓秋蛩,争声响于月篱烟砌间,绝无仅有。余深感于斯,为之赏音,岂亦善听者耶。
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