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天寒犹客路,行李况担书。唤醒江湖梦,归寻水竹居。词华须近古,剑气欲凌望。好趁功名会,言诗特绪余。
田园尚少隐居难,场屋劳劳未得官。有酒羡君无一事,余粮犹足散孤寒。
世隐东畿赋遂功,荆枝相乐本田庐。偶随幽鸟同还俗,何意惊鼷并载车。浴殿封芝惭视草,史阶簪笔玷成书。犹欣夙契寒松在,持谢雕章悦柏馀。
霜晴九月交,送子越东门。同舟此水上,再对波清浑。聚散三十载,惟此一意存。邦国有大庆,去承旷荡恩。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四时冬复春,造化一机会。朔风空草木,余卉犹病醉。梅花於其间,居殿复居最。三春在何许,不右粉须外。
岁穷犹此客,不早见几微。岂易赊邻酝,何惭典故衣。余寒当有几,小忍未为非。野烧回青润,春山饱蕨薇。
五月今年更索裘,穷山积雨冷于秋。斯须变化真难料,宿昔沉绵幸少瘳。老强读书犹有益,贫因知道故无忧。葵花零落浑閒事,且望田家早稻收。
别离一何久,迢递阻音形。重上君子堂,相见眼终青。君颜尚冰玉,我鬓已星星。借问十载间,风波两蓬萍。
窈冥谁为宰炉锤,荣谢唯知岁序催。腊日未经梅已绽,春风尚远冻先开。愁无润泽归芳树,独有余寒著死荄。收尽浮云天愈净,夜深犹起望三台。
妒腊三呈白,欺春六出花。玉层浑欲堕,珠霰一何奢。巧态穿庭树,余寒恋钓槎。积难殊未密,散易已成赊。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