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锽锽鸣锣,彭彭伐鼓。复有旂盖,亦有戟斧。精力骏奔,无有老竖。整整肃肃,什什伍伍。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书子英、余道士复初。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
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营营劳生心,出入靡定止。伊余朽钝材,懒拙更无比。才疏乏世用,嗜僻惟书史。
郑子离襁褓,所怙惟乃父。父昔仕燕京,半世去乡土。子家孝义门,十世居同聚。派衍白麟支,望出荥阳谱。
洛阳老狂眼双白,挥豪醉呼声裂帛。手持造化夺天工,顷刻云烟变朝夕。有时点染入毫忽,决眦未须论寸尺。平看侧睨部位匀,叠见层分了无隔。
夫君英妙姿,家世联仕籍。弱龄济乌台,所掌在文墨。致身已青云,腾誉如白璧。序劳合优迁,随牒更远役。
浙江之东县新昌,乃在千岩万壑之中央。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丛抱青璟勣。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墙。
刘生亦是丹青豪,近来作画无此曹。平明退直呼浊醪,半酣脱却宫锦袍。戏将秃笔作鳞介,已觉四壁生风涛。风涛汹涌向何处,岸阁江空起烟雾。
扁舟昔向玄潭过,闻有古剑留岩阿。欲观踌躇复不敢,只恐开匣踊跃翻沧波。此时解后都城里,玉质珠辉那得比。玄灵外护朱草茎,赤日天中涌湖水。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
维周临九有,运祚何其昌。本支既蕃衍,道化亦流行。粤若卫武公,展也令誉彰。耄年儆畏深,罔敢贻怠荒。
李君愿有携,陈谢欣迫促。开门候轩车,罗张亦相逐。展席蔽我轩,衣袂颇连屋。往事一笑中,闲言坐成福。
我家海岳之画图,乃是小米手所摹。舟崖翠壁走云气,北连恒碣南衡庐。长风中来吹不断,疑有鬼物阴卷舒。石林倏开复冥漠,雷雨欲至愁鼪鼯。
昔有支公者,曾为此山客。至今石磴上,犹存马蹄迹。寒泉出傍涧,散漫流不息。何人作大字,笔势甚奇特。
君不见昔日方相氏,黄金为四目。精光倏昱夺长庚,导者趋风观者肃。一朝竣事归有司,委弃尘埃同朽木。我生两眼粗能视,要探天根窥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