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跛脚法师胡以名,良由能说不能行。我今行说两俱拙,不应无实当斯称。春王正月才过十,午间随例入浴室。失足俄沉百沸汤,不起床敷五十日。
白日登遥陌,玄明问故宫。变桑徒霭霭,秀麦只芃芃。伊昔虞廷上,兹阉汉幄中。腹心推帝主,权位窃奸雄。
夙昔厌喧扰,湖堧聊聚庐。五柳阴到门,客子携家初。欢言治隐计,织屦兼艺蔬。妻孥哂荒陋,而我良自舒。
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不应便杂妖桃杏,数点微酸已著枝。
江山虽有余,亭榭苦难稳。登临不得要,万象各偃蹇。惜哉垂云轩,此地得何晚。天功争向背,诗眼巧增损。
索漠齐安郡,従来著放臣。如何风雪里,更送独归人。瘦骨寒将断,衰髯摘更稀。未甘为死别,犹恐得生归。
(一作六月六日以病在告,独游湖上诸寺,晚谒损之,戏留七绝)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烦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洞中陈迹今如扫,斯道何曾损一毛。
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元丰元年春旱,或云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说,作《起伏龙行》一首。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闻君卧病知何病,医者难从脉上寻。自是读书多损气,或缘忧国重惊心。饱参妙理床头易,细写幽怀膝上琴。蛇影无疑自无恙,此方何止直千金。
立秋之雷损万斛,吴侬记此占年縠。汰哉丰隆无籍在,政用此时鸣孛轳。向来夏旱连三月,吁嗟上诉声满屋。讼风未敕复占雷,助魃为妖天更酷。
恨眉醉眼。甚轻轻覰著,神魂迷乱。常记那回,小曲阑干西畔。鬓云松、罗袜剗。丁香笑吐娇无限。语软声低,道我何曾惯。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闷损人、天不管。
未能立得自家身,何暇将身更为人。借使有求能尽与,也知方笑已生嗔。器才满后须招损,镜太明时易受尘。终日闭门无客至,近来鱼鸟却相亲。
蓬蒿门巷绝经过,清夜何人与晤歌?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传家产业遗书富,玩世神通醉脸酡。如许痴顽君会否?一毫不遣损天和。
驴病比已损,秋风轻四蹄,朝游支遁寺,暮涉干吉溪。青嶂环孤村,绿波溢横堤。吾行本无定,所至穷攀跻。细推亦何乐,正类好锻嵇。自今当务本,春芜饱鉏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