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方寸铁,百炼刚。吹毛□□秋水光,镌勒妙拟郚竹房。倒薤文,连环纽,通侯累累悬肘后。伏龟趺,□□□,颂德纪功垂不朽。
萧然何所有,瓢笠与青童。住可为山长,来先问石公。梅迟若待客,松嫩已知风。一宿东林社,花龛对雨空。
岭表生异人,始兴最开先。余公亦崛起,屹屹天圣闻。圣代丘文庄,富学迈昔贤。忆余童丱时,尝听家君言。
滚滚数行泪,远为杨焦山。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
有生如浮云,闲踪本无着。出门随所之,去住安可托。茫茫三界内,百年同旅泊。瑾师了空相,偶地得余乐。去岁辞东州,今晨往南郭。山褐秋风凉,林钟暮烟薄。何处觅禅栖,孤筇遍前壑。
吴榜何年遇东浙,带得山阴一篷雪。春风浩浩吹不消,夜月娟娟照偏洁。雪篷主人且好奇,载客日游随所之。呼酒恒持金凿落,对花每品玉参差。
看山朝不饭,画山夜不眠。西蜀书生有此过传癖,呼镫索酒忘青年。东吴朱家叔仲子,爱画更觉入骨髓。清晨起来头不梳,快展溪藤泼秋水。
昨日经过欢燕时,满堂歌舞金屈卮。日日日斜舞长袖,夜夜夜深歌接?。今日欢情犹未足,炙鸡絮酒还来续。何戡虽善歌,唐衢亦善哭。
君不见垂髫儿,倏忽为人父。君不见青蛾女,终作东家姥。又不见华堂列绮筵,清歌杂妙舞,须臾烛尽乐无声,寂寂寥寥何所睹。人生亦如斯,一往无今古。白日不肯住,红颜渐成土。短歌行,声最苦。
箕山老人松树图,开卷凌乱千人呼。毕宏已死更谁手,南京老盛天下无。此松画本得何处,元是公家挂瓢树。虬髯偃蹇老铁蟠,雷雨苍龙木腾去。呜呼此树百炼钢,数千万变冰与霜。忠臣义士我所拜,山中万古文天祥。
晨上龙首山,徘徊望咸京。交衢错万井,甲第连公卿。鞍马相照曜,冠盖如云行。扈从金宫归,赐酒银瓮盈。
野老何所将,春醪及园蔬。遥遥适我舍,相与为欢娱。上谈羲皇际,下逮唐与虞。秦汉无足论,且复话樵渔。樵渔虽微贱,颇似淳古初。戒之勿易言,相顾但嗟吁。且尽一日乐,焉能念其余。
斯人肥遁士,高卧亦无心。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近床衣欲冷,拂石坐还深。为问陶弘景,何如陇上吟?
方壶少小学为仙,笔底三山岂偶然。见说麻姑头总白,不知何用得长年。
日长侍立南薰殿,圣主从容正开卷。内臣如鹄拥图书,诏许近前曾一见。玉躞金题照眼新,三王二李迹未陈。妙笔森芒洞冥漠,乃知今人非古人。
潮落寒沙广,苍然远山暮。何处罟师归,自识门前树。披图忆所历,仿佛松滋渡。¤
东林还往近如何,客里春寒忽忽过。望远不堪芳草遍,开书应对落花多。天边帆影扬州路,雪后江声滟滪波。为报心情萧飒尽,相逢无复旧悲歌。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丁卯,王母归咸京,余母子从。经浔阳,兼彭泽,自郧、襄入秦岭而之长安。王母庚午仙矣。辛未,有先君子之变,夫子频欲以我南,弗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