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但诵吴越吟,未识王郎面。吴江枫冷秋鸿飞,可怜词客异乡县。会闻王郎能游五岳颠,又闻王郎手投白璧挥金钱。有酒但抱胡姬饮,赤身披发王公前。
蚃蚃分阴阳,乾清已高发。顺哉地漫衍,乃复有凌越。于地起峰峦,如人有筋骨。敷与意何休,敦圉势不杌。
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漫郎左氏癖,鲁国羲之鬼。千载远擅场,同时恰对垒。有唐九庙随秋烟,一片中兴石不毁。几回吹律寒谷春,几度看碑陈迹新。
处冲漠之兰闺兮,心絓结而如醉。岁忽忽其将迈兮,花落落而蕊坠。攀长条之要妙兮,睹鸿造之殊异。悲晨风之震木兮,鸟翔集而争媚。
岭表生异人,始兴最开先。余公亦崛起,屹屹天圣闻。圣代丘文庄,富学迈昔贤。忆余童丱时,尝听家君言。
昔闻贵公子,乃是信陵君。剑气连秋水,英风迈长云。堂中爱养三千士,玉袍珠履何缤纷。信陵一去几千载,堂中今无一人在。
魏博富才薮,储英断幽显。金璞无留精,虎豹澄视眄。文章两汉际,墨迹苍颉篆。多贤信足征,特秀殊异撰。
三月残莺唤客游,秣陵山色满吴钩。青莲自负名家业,玉树常关异代愁。花外乌衣迷夕照,帆前白鹭隐春流。新诗处处堪乘兴,况得羊何好倡酬。
江南二月时,杨柳绿华滋。高台不知数,台边千万树。萦堤夹岸相映新,摇曳朱门翳美人。翠楼丝丝争媚日,黄鹂树树学啼春。
承露甘泉次第开,如何七夕上之回。班龙五色垂天下,翠凤千旗荡日来。异代巡游那可问,殊方登眺自生哀。茂陵只在兴平里,夜雨秋风长绿苔。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
门有车马客,云是故乡人。执手前借问,乡语知情真。自云别故乡,观光京国尘。经商涉代北,薄宦往西秦。
黄耳墓前春日迟,柳条花萼正参差。多才已逐浮云去,异物犹令后代思。顾养有恩终不背,交游何事独相欺。春风绿酒人皆醉,落日孤舟自咏诗。
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