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向来志功名,唯恐着鞭后。老来倦轩冕,待兔但知守。晨昏课朱墨,岁朋计升斗。微官成底事,坐费白驹昼。
安阳道上晨冲融,西有云气成青红。四重栏干五滴水,五花竞斗相穹崇。旁有台殿峙鸱尾,上有翔翥如飞龙。擎拳叹仰得未有,颇似西母居其中。
山褰云色暗阳台,俄复晨曦万里开。行雨忽随新梦断,春风还似故人来。精神总属陶潜柳,燮理须归傅说梅。已共此邦同乐岁,更须躬稼辟田莱。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常恨山阳少,篮舆故出郊。玄冥方北骛,屏翳又南交。劲气将凝海,寒威便折胶。白云揉尽碎,黑壤势全包。
仙姿元自广寒来,分得天香长馥郁。千古风流独占秋,一枝曾比崑山玉。伊余老去百今灰,已是形骸如土木。年年尚为此花狂,有似渊明偏爱菊。
日日衣冠金马门,有谁出力正乾坤。来归季子国人喜,终藉叔孙皇帝尊。凤沼真成逢旦暮,龙楼今得问晨昏。欲知余庆来何似,带砺山河永永存。
小雨廉纖早酿寒,清晨来访道家山。寂寥玉座缨香覆,点缀碧岩枫叶丹。地胜七山星有斗,人疑千岁鹤飞还。閒繙洞简寻真诀,脉望难求发似环。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岩万壑穷跻攀。烟霏空翠不可状,弟兄联骑欣清閒。回头五十有余载,至今梦境犹班班。初从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纷幢幡。
近晦月犹在,萧骚夜向晨。已残几欲尽,忽见恍如新。老桂沈清影,余辉釦半轮。纤纤两头玉,皎皎一钩银。明似哉生际,光疑太逼真。妆楼谁起早,深拜误佳人。
刺史诸侯贵,春城海水边。层城临媚景,水合数百源。山色佳有余,云门吼瀑泉。游山忆谢公,频游任履穿。
平时卧雪似袁安,谁肯凌晨犯苦寒。百辟班中因族贺,八盘岭上得遥看。层层观阙琼楼耸,纳纳乾坤玉宇宽。怅望仙山何处是,欲从此地径骖鸾。
妙龄冠蜀士,名声振王畿。晚随召节来,天朝增羽仪。我昔倅丹丘,鹿侯挂冠归。群公俱祖送,见公四三诗。
风雨虽如晦,鸡鸣不废晨。窗明惊次第,吾卧待逡巡。泣豆因煮豆,柏人何迫人。为家疑宿业,旧学似前身。
读书万卷不充饥,枵腹吟哦大似痴。不是邻僧能送米,囊空何以续晨炊。
风人伐木歌,咏写求友声。亦有脊令赋,月迈而日征。平时朝夕居,一旦离合情。何以著此情,赋诗兼轴盈。
晓雨初传听,晨窗已断闻。日行将杲杲,云起更纷纷。不似岁且尽,直疑春向分。南方故谙此,北叟漫惊云。
道上梅花无数株,似能相与慰穷途。色严不畏晨霜劲,馥剩宁须爱日敷。落落卒无词客赋,纷纷只了酒家沽。虽然根本故亡恙,犹愈松明日夜刳。
自离竹隐居,借宅亦多种。周旋虽不乏,潇洒常入梦。猗欤此窗绿,辍自口腹奉。别之亦几年,似困鸟雀哄。兹晨暂来归,溉扫何妨痛。竹隐从未还,风猷入吾用。
鸡鸣戒柴车,月落到林寺。先生方睡美,童子惊客至。晨霜粲屋瓦,初日照平地。虽非赞公宿,似是超师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