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烟光漠漠春山紫,古寺深藏万松里。夕阳西坠群壑阴,隔林蔼蔼疏钟起。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山僧策杖归来晚,遥听穿云百八声。
江月未出明星悬,主人饮客夜不眠。坐呼伶儿拨四弦,龙头高撚玉轸圆。转关未奏濩索先,劳嘈咽切断复连。涩如清涧溜冻泉,细若碧树吟秋蝉。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
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上有流泉发苍石。冷卿以之调七弦,龙出太阴风动天。初闻涓涓响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语。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
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
衰杨夹高防,北风暮飕珝。道逢长老问,答言是邗沟。相传开凿初,民劳天为愁。至今浊河底,时见白髑髅。
出门怀清旷,入舟苦炎炽。皇天从人欲,飞雨飒然至。风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气。暝投山僧眠,复得清净地。
谁怜地下老明经,宿草坟头又化萤。朽骨尚应思驾驭,朱颜终自惜娉婷。一生辛苦为玄白,何处流传付杀青。独有中郎铭不没,断虹斜日贯幽扃。
自从抱瑟入朱门,新宠安能易旧恩。明里开颜暗流泪,面前行乐背消魂。梅花见说浑无色,鹦鹉传来不肯言。知在阑干第几曲,青天何处觅昆仑。¤
忆昔游虎林,年壮已非冠。旅食叹酸辛,敢望诸侯传。捉衿肘已露,纳履踵成穿。甘从原思贫,耻学毛遂荐。
东风吹雨如吹尘,野烟漠漠遮游人。须臾云破日光吐,绿波蹙作黄金鳞。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妆阁晓寒愁独倚,蔷薇露滴胭脂水。粉绵磨镜不闻声,彩鸾影落瑶台里。镂金小合贮灯花,轻扫双蛾映脸霞。螺黛凝香传内院,猩毫染色妒东家。
君不见,清凉山前一灵石,一片方方大如席。云是文殊说法座,千古流传夸胜迹。我生闻说自孩提,将信还疑难考索。
老杨自是关东客,短衣长躯枣红面。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
轻舟俯淮流,千里不见山。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石田老人非画师,胸中丘壑天所私。挥毫便觉真趣发,意到岂借丹青施。通守张君画成癖,半幅生绡比全璧。望中谓作云门山,游人拟办登山屐。
监国裨皇政,忧劳二十年。龙楼方爱日,鹤驭遽宾天。已失群生望,空余后世传。长江一掬泪,流恨绕虞渊。¤
数竿修竹便为邻,有力任舂未是贫。世事空随流水驶,闲心自与白鸥驯。更招辽海传书鹤,为问玄洲种玉人。还有佳期同晚岁,白头相对岂无因。¤
九塞清宁十二秋,忽传烽火过凉州。寻盟故自非常策,薄伐今谁是壮猷。陇上呜呜流水恨,云边惨惨夕阳愁。沙虫夜语川猿泣,肠断西风独倚楼。
我昔孤山访遗躅,春暖西湖泛晴渌。山头草树不荒凉,知是先生此埋玉。念初茅庐结构完,长吏频顾惊流俗。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归曾秉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