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水落槎枯,田荒玉碎。夜兰秉烛惊相对。故家人物已无传,一灯却照清江外。色展天机,光摇海贝。锦囊日月奚童背。重逢何处抚孤松,共吟风月西湖醉。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言従谢康乐,先献鲁灵光。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靓妆严饰曜金鸦,比兴难工漫百车。水种所传清有骨,天机能织皦非花。蝉娟一色明千里,绰约无心熟万家。长此赏怀甘独卧,袁安交戟岂须叉。
游子归心日夜流,南陔香草可晨羞。平原晓雨半槐夏,汾上午风初麦秋。鸿雁要须翔集早,脊令无憾急难求。欲因行李传家信,姑射山前是晋州。
尝观陈伯玉,感遇三十篇。矫矫追古道,粲尔日星悬。今公岂其後,佳咏久已传。忆为童子日,早诵锦绣妍。
台衮承严祀,传呼出禁城。扢坛将错事,总驷暂观耕。盈止逾周颂,康哉叶舜赓。满篝登大穟,首种达初萌。
道在何非乐,官闲不近权。过从只闾里,真率易盘筵。捉麈躬千圣,衔杯慕八仙。清欢垂老得,佳句即时传。玉醴初醇日,琼花欲坠天。谁能于此际,华发问流年。
伊昔羊尹临丹阳,真率之名初滥觞。香山尚齿当会昌,卧云不羡坐岩廊。七人各列官与乡,年德俱高世所臧。丙午同甲遥相望,清谈生风相琅琅。
吏部名高世所尊,一传曾说误金根。陵阳父子风流胜,政似苏家擅蜀门。
黄云叇风雪天,欲之霸桥寻浪仙。炉中榾柮絷寒客,纵欲烧愁能得然。拨灰嚼句不忍吐,竟日南望双眸穿。谁知诗来亦念我,字与六出争明蠲。
建州衣钵传武功,山谷濠梁窥谢公。谭君之诗何自工,君家诗有冰清翁。野塘千顷涵秋风,资奁尽在奚囊中。苏仙今已骑虬龙,野塘钓艇君谁同。
家缘不藉。遇风仙传得,修补清虚之架。懒里寻慵,慵里更寻闲暇。上街来,除我相,先乞化。木人箭指云溪射。觉正中周,天通明八卦。见粒神丹,灿烂果然无价。水云游,访秦川,行教化。
周汉而还垂玺印,儒学摹辑转相竞。颇阙元明迄当代,失宝遗珠亦其病。成哲亲王雅嗜古,列诒晋齐最称盛。保延数叶遘崩坼,渐易盐米辱题评。
序齿颠毛贵,传家子绶青。兰芳应作膳,椿老别添龄。逸豫鸿排陸,欢心鲤过庭。几时陪雅集,醉弁一俄星。
初寮文律冠中京,晚岁深严三折肱。清处月中仍聚雪,高时风里政抟鹏。家声不坠推王粲,句法能传有杜陵。剩作诗文追汉魏,非公谁不阏溪藤。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