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庙廊谒贤饭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阎公大学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雾。曰我天南有严亲,滫瀡旨甘奉朝暮。得一泮永广文官,匹马扁舟遂南渡。
家传张长公,直节可敬叹。居官不取容,安有鄙夫患。奏劾司马门,乃翁宁可犯。惊跸当罚金,法令戒反汗。
南溪太史还朝晚,息驾江陵颇从款。彩毫曾咏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将花托意为罗敷,十七未有十五余。宋玉门墙纡贵从,蓝桥庭户怪贫居。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斋戒叩头牋天公,幸矣使我为枯蓬;枯蓬於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此生安往失贫贱,白发萧萧对黄卷,今人虽邻有不觌,古人却向书中见。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寐思东蒙;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终年无人问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许;可怜对酒不敢豪,它日空浇坟上土。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手援鍪弧先奋呼,盛气直传入国都。屈盘硬语押险韵,有似兵家使诈愚。专场自矜觜距黠,覆军讵意肝脑涂。堂堂老将号令肃,中营外栅如联珠。
风俗忧思深,在昔言汾绛。之人隐其间,白首甘陋巷。毕力事诗书,岂特专记诵。编年作通记,起周迄炎宋。
斗南无两刘,弟子半分鲁。传法得其人,只履便西去。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我叔亦不痴,最宝刘家妇。
蜀日既衰洛日亡,前星灵武腾光芒。元功百战两京复,万里阿瞒归故乡。干戈纷纷遍四海,浯碑已立湘江旁。太师艰难喜粗定,作此大字龙鸾翔。
鴒原鸿雁行,此理悬诸天。万事可变灭,天性难推迁。显菴幼出家,洁饥同玄蝉。一钵寄西东,悠悠经几年。
刺史诸侯贵,春城海水边。层城临媚景,水合数百源。山色佳有余,云门吼瀑泉。游山忆谢公,频游任履穿。
南齐事迹已销沉,曾立苔碑记古今。一老出泉犹抚掌,此僧演法欲传心。树头龙过家家雨,池面鱼游尾尾金。行客不须閒照影,要知泽物溥春霖。
我家歙山下,不满五顷田。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零落殆万卷,荒凉余数椽。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明珠宝簿藏贝宫,嫦娥取置空明中。视仙法游仗秘咒,一粒变化传无穷。水府仙人通妙诀,擘破寒泉弄明月。左庚右甲养素胎,珠胜醍醐争如雪。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乙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混茫丕变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烟。院锁玉溪留好景,坊题金马促繁弦。
苍碑剥龙螭,突兀古殿侧。世变文字异,岁久苔藓蚀。谅非好事者,尘土未尝拭。我来仰首看,百过不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