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日月异行,川岳异途。嗟嗟我人,胡能并居。衎衎夫子,奕世之儒。婴耽世华,而味道腴。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范生有约登翠微,天台雁荡余当归。山中鹤翎堕仙氅,秋风赠我逍遥衣。衣作逍遥游,歌酬缥缈句。江帆昨泛东西九,洞府微茫在烟树。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吴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佣书。已伤飒飒三秋,更苦奄奄一病。繁华耀日,难依桃李之荣;乱叶吟风,空逐梗萍之困。睹兹衰草,倍触羁怀。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阳。八岁学籀篆,十岁《急就章》。孺小不知难,欲升钟索堂。波磔竟无成,临池心内伤。
虚庭落日明嘉林,薰风吹我堂上琴。故人言别赴河颍,使我不觉生离心。援琴欲奏商声沈,感时怀昔多哀音。忆昔与君同侍辇,奏书朝闻夕称善。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白日登遥陌,玄明问故宫。变桑徒霭霭,秀麦只芃芃。伊昔虞廷上,兹阉汉幄中。腹心推帝主,权位窃奸雄。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先翁曾长武昌县,死葬山中厄兵变。山中父老怀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劝。
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营营劳生心,出入靡定止。伊余朽钝材,懒拙更无比。才疏乏世用,嗜僻惟书史。
巫峡山,西来昂伏知几变。扶舆转磅礴,浑沌开生面。中擘行悬流,晴碧天一线。石根浪文摺,龛窦相贯穿。
中语以记神交云耳龙门与天通,鸟道当绝壁。青天挂石镜,倒影太湖碧。飞亭压清湍,幽谷时游观。千崖古雪积,六月松风寒。
我生独后邵康节,白首黄尘走阡陌。兴来犹作山水游,不减当年谢康乐。归来读书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麦。往年为客上湘水,万里不异僧行脚。
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夭矫飞龙形。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桑海。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