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琴樽几杖静柴门,抱瓮忘机老灌园。不遇曾闻七十说,出关空著五千言。高云暮色霜前雁,独树孤烟原上村。零落楚兰愁未采,一江风雨泣秋魂。¤
几醉长安月,因君万里行。片云随袂断,疏影入帘清。小径花生色,微霜雁有声。他时三五夕,一见一含情。
别路三春雨,行舟五两风。花香随路减,柳色上衣浓。共是青云客,先成白发翁。离情如逝水,万折亦朝东。
风敛长空宿霭消,千山极目思迢迢。沧江雨色收枫叶,银汉秋声入柳条。古洞殷雷还吐雾,闲云拥日故回潮。坐来一酌甘泉水,欲借山人五石瓢。
五月江寒昼阁清,雨中草色唤愁生。系舟未问水深浅,策杖还看云重轻。客去不知谈未尽,诗来刚及梦初醒。百年吾道今如此,何处沧浪共濯缨。
几点催花雨,疏疏入画楼。推帘望远墅,烂锦盈汀洲。昨夜碧桃树,凝云缀不流。朝来庭草色,挹取暗香浮。飞琼方十五,吹笙未解愁。次第芳菲节,清吟知未休。
官柳风柔拂酒盏,渭北江东意何限。五马谁驱高盖车,画省秋云犹满眼。累累肘印腰带黄,太守年才三十强。闾门不敢鸣驺过,里中长者多父行。
我昔游北固,飘飘紫霞裾。手招云中君,啸傲惊天衢。一别回尘寰,于今五载余。缅怀城中朱紫客,朝台暮省相催迫。
风烟漠漠路漫漫,迢递偏嗟作客难。茂苑音书千里隔,彭城月色两宵看。星涵河影垂平野,水触洪声泻急滩。更倚五云瞻北斗,清辉玉宇不胜寒。
弱冠好山水,朅来庐阜阳。憩涧微雨至,入林春风香。载经三峡桥,地籁闻铿锵。解带缘石磴,爱此泉流长。
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摩娑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披裘五月滞江干,赢得青山对鹖冠。北海尊同狂客尽,南楼月共小姬看。城头云色来朝霁,柳外蝉声送晚寒。却笑枯桐今已爨,岂堪山水向人弹。
岁寒谁制女萝衣,回首天涯生事微。带剑不辞屠狗辱,读书空愧斫轮讥。丹丘云树三江隔,白下鳞鸿十月稀。闻说五湖春色起,棹船却欲话南归。
郊外春风寒,寒梅花正吐。寻花绕树行,南枝渐三五。茅斋寂无事,酒力微消午。石径稀往来,樵夫及渔父。
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
日白天青木叶凋,云山漫漫故乡遥。石床坠露珠光动,碧砌幽花玉色销。十载故人俱土壤,五更归梦负渔樵。怀来忆往成惆怅,蔓草羁虫对寂寥。
春云阴阴围绣幄,梨花风紧罗衣薄。白头官妓近前歌,一曲才终泪先落。收泪从容说姓名,十三歌学郭芳卿。先皇最爱芳卿唱,五凤楼前乐太平。
翰林后堂有二柏,竹岩柯先生所种也。东阳承诏受业,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弃诸生久矣。间出题课诸吉士,弋阳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树底’之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